朱姓的历史起源 朱姓历史名人 朱姓分布地区

关于朱姓的起源,也是有着源自于朱襄氏的说法,而朱襄氏也是伏羲氏的大臣哦,那么朱的姓氏起源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朱的姓氏起源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朱的姓氏起源

  朱姓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

  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朱姓起源源流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

  2、源于朱虎,出自远古帝舜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以朱虎为得姓始祖。西周的隐士朱张、战国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

  3、朱姓始成于西周,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以公子朱为始祖。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出之兄微子启于宋,以奉商祀。至战国后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居于江苏砀山的宋微子之裔公子朱的后代以先祖名为姓。

  6、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7、源于改姓而来:

  ①鲜卑族改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②蒙古族改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③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④源于改姓,属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历史上朱姓名人

  朱买臣(约公元前174年——前115),吴县(今苏州)人。家贫好学,卖薪自给,其妻弃之另嫁。买臣穷困潦倒,随掌计簿的官吏为卒入长安。遇同乡严助,推荐入朝廷,说《春秋》、《楚辞》,汉武帝甚悦,拜为中大夫。时东越多次反叛,朱买臣向武帝献平定东越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受诏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人带兵平定东越叛乱,因功征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元狩元年,受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牵连,被免官。不久复任丞相长史。

  朱蒙(东明圣太王)(公元前59年-公元前19年),姓高,讳朱蒙,亦作邹牟、众解、中牟、仲牟、或都慕。他是传说中高句丽的开国国君。约公元前37年,在沸流水(今富河)畔之纥升骨城(今桓仁县五女山城)建高句丽国。

  历史上姓朱的名人有哪些?

  朱俊(?—195年),字公伟,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末年和皇甫嵩齐名的名将。朱俊少孤,其母亲曾以贩缯为业,朱俊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后太守徐珪举隽孝廉,再迁除兰陵令,政有异能,为东海相所表,曾任刺史、谏议大夫等职。

  朱士行(203—282),三国时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禹州市)。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我国历史上汉家沙门第一人。

  朱序(?-393年),字次伦,义阳(今河南信阳市)平氏人,东晋重要将领,参加过多场战事并屡建功勋,虽然曾被俘并仕于前秦,但在淝水之战时却协助东晋战胜前秦,及后亦继续在前线为东晋抵抗北方外族政权的侵袭。

  朱敬则(635~709)唐朝大臣、史学家。字少连,河南永城人,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生。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后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

  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汉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五次亲征蒙古、收复交趾、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朱之瑜(1600~1682)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物华(190201.03-199803.11),电子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奠基人之一。一生重视基础理论教学,重视实验研究,在人才培养和教材编著上,以及某些前沿课题的研究探索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既明,病毒学家,预防医学家,生物制品专家。研究流感病毒近40年,首次提出病毒的结构图像,对流感病毒的理论和应用均有发现和发明;他成功地研制出高度减毒麻疹活疫苗;推动中国病毒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在中国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

  朱镕基: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国务院总理,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岷庄王朱楩之后。

  姓朱的男明星:

  朱梓骁、朱时茂、朱时茂、朱浩伟、朱镇模、朱延平、朱亚文、朱元、朱青阳、朱玄、朱相昱、朱江等等。

  姓朱的女明星:

  朱茵、朱哲琴、朱珠、朱裕琳、朱宝意、朱芷玄、李朱娜、朱媛媛、朱芷莹、朱蕊仪、朱玲玲、朱咪咪、朱虹、朱琳、朱慧琳、朱丽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