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姓始祖
姬叔处(叔武、于霍、霍叔)、霍彦威、霍邱(和尼齐)。霍州乃海内外霍姓始祖开基的地方。根据《姓纂》和《广韵》等书记载,霍姓的来源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距今已31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周武王临朝执政之后,封其弟叔处(又名叔武、于霍)建立了霍国(当今山西省霍州市)。霍州不久前发现的清乾隆三年的霍叔遗址碑,就是历史上霍国存在的又一史实佐证。叔武受封后,被人们称为霍叔,周武王灭商后,既想让商代贵族安居乐业,又提防他们叛逆造反,将部分贵族迁于山东、山西一带,并命霍叔、管叔、蔡叔共同负责监督之责,权力之大,被称为“三监”。
迁徙分布
霍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位门阀,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位,人口约九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2%左右。
上下几千年,霍州的一切无不打上霍字的烙印,霍山(霍岳、霍泰山、霍太山、霍太)、霍王、霍叔、霍国、霍邑、霍氏、霍君、霍公故居、霍伯、霍汾、霍山王、霍山公、霍泉、霍水、霍州署、霍陶、霍瓷、霍窑、霍州、霍县、霍汾县,直至现代的霍电、霍矿、霍煤、霍中,等等,无不与霍字有缘。一个“霍”字、万中情怀,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到霍州来,不知始祖情。霍氏人氏由其发源地山西向外迁徙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他们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
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就有霍氏人氏迁徙到广东、海南、江苏和福建等地。
晋太公灭霍后,晋国的政治和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汉献帝时,天下大乱,军阀混乱,外来入侵,世事艰难,灾祸绵绵,王朝更迭,不绝于史书的天灾人祸。据有关资料表明,霍氏人氏由其发源地向外迁移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
到宋朝时期,便开始向广东、诲南、江苏、福建等地迁移,广东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石头村,就建有明清时期霍氏祠堂,明末清初,居住广东、福建沿海一带霍氏族人,经彭湖列岛,开始向台湾迁移,形成了台湾今天的霍氏族氏。霍氏人氏向外迁徙不是孤立的,与中原的移民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朱元璋下令山西向外移民,从明洪武三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370~1416年),明王朝先后进行了八次移民。明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村移民,霍氏子孙部分迁往异地他乡,也有外出居官,或甘肃或广东,逐居外地。据霍兴成撰文,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临汾霍裔向下为官,让其子弟某随肃王朱瑛到甘肃、兰州练兵,官至参将或副将,其子孙散居于靖远、会宁、海源一带。
霍氏族人是在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到台湾的。
时至今日,霍氏后代播迁于全国,描迁于海外,乃至全球。霍氏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氏,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
郡望堂号
郡望
霍 州:霍州即今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数十万年前,境内已有古人居住,属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在汾河东岸的永合村、红崖堡村一带有考古发现。传说颛顼画九州,霍为冀州之地,以东有霍太山而得名。夏、商时,霍仍为冀州之地。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称为霍国。因境内有彘水,故又名彘。都城在今汾河西岸白龙镇陈村一带。春秋时期,晋献公于周惠王十六年(庚申,公元前661年)率军灭霍,霍哀公奔齐。霍地由此归晋国,称为霍邑。战国时期的(戊子,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霍邑先属魏国,后属韩国;韩国大将冯亭以上党降赵国,霍邑又属赵国。(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霍邑属河东郡。西汉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霍邑被设为彘县,仍属河东郡;王莽建国四年(壬申,公元12年)改彘县为黄城;东汉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改黄城为永安,辖汾西、赵城。永安县治建于霍国故都之地,即今霍州市白龙镇陈村。三国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移县治于赵城仇池壁;曹魏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划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永安属之。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置永安郡,辖永安县、杨县。郡治设永安城。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改置汾州,永安属之;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汾州为吕州,改永安为霍邑;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罢邑州,霍邑属晋州;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隋军大将宋老生率军三万守霍邑。霍邑之战,宋老生兵败身亡,唐兵长驱直入,攻陷隋都长安;隋恭帝元年(丁丑,公元617年)置霍山郡,辖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四县。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元),改霍山郡为吕州;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州罢,以霍邑县复归晋州,霍邑属之。北宋政和六年(丙申,公元1116年),改晋州为平阳府,霍邑属之。金贞佑三年(乙亥,公元1215年),置霍州,领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四县。元朝改平阳府为平阳路,后又改称晋宁路,霍州属之;霍州下领霍邑、赵城、灵石三县;元元贞三年(丁酉,公元1297年)复立霍州,统管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岳阳五县。清朝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公元1772年),霍州升为直隶州,领赵城、灵石二县;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公元1906年),又增辖汾西县。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霍州为霍县,隶属河东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仍为霍县。1958年与汾西县合并为霍汾县。1961年与汾西县分开,复称霍县。1990年撤县建霍州市。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蜀 郡:战国时期秦国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时辖地在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自汉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时期升为成都府。后治置蜀郡属国都尉,三国时期蜀郡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霍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彘水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称成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