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姓的历史起源 盖姓历史名人 盖姓分布地区

盖姓姓氏,主要是来自于中国的姓氏之一,而且这个姓氏也齐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叫王欢(王子欢),,对此盖姓历史名人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盖姓历史名人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盖姓历史名人

  姓盖的名人历史上有哪些

  盖聂

  盖(gà,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盖音古腊反。盖,姓;聂,名。[2] )聂,战国时期剑术家。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盖延

  东汉虎牙将军。身长8尺,弯弓300斤。彭宠为太守时,任营尉。后与吴汉归光武,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光武即位,封盖延为虎牙将军。

  盖勋

  东汉代人,为人正义耿直,那时董卓势大作乱,盖勋绝不去奉迎。

  

  盖姓的名人知多少

  盖宽饶

  渔阳人,汉代文官,他极为刚正,看到朝廷中有不正之风,就不管得罪什么人,都要在上朝时向皇上说个明白,于是朝中人人小心风气也清廉一时,皇亲国戚也都小心翼翼。

  盖文达

  唐朝的学者,研究儒学,当时称为“二盖”。

  盖寓

  盖寓(?-902年),唐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盖寓的祖父盖祚、父亲盖庆世代都是蔚州的牙将。李克用曾任蔚州刺史,从这里开始发迹,盖寓和另一蔚州人康君立等人尽心竭力辅佐他,也就成了李克用的心腹。李克用任雁门节度史的时候,盖寓为都押牙,并任岚州刺史。等到李克用转任镇守太原的时候,盖寓为左都押牙、检校左仆射。李克用与盖寓商议决断大事的时候,对盖寓言听计从,每次出兵征伐都让他跟随。

  盖方泌

  清朝人。以拔贡任陕西州判。喜庆年间,任商州知府。时匪徒屡扰商州,方泌募兵出击、群匪逃窜,不敢再入商州境,使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以功升迁台湾知府。所至有声望,史称良吏

  

  姓盖的名人盘点

  盖国才

  (1926~)。著名肿瘤医学专家。北京盖国才诊所主任医师。毕业于华北医科大校。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四医院门诊部主任付主任医师。在中医经络学说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以穴位病理反应为客观指标对依现代病与“穴位反应”进行了大量调查,树立了现代病与穴位反应的对应关系:制定出“定位穴”、“定性穴”、应用临床,经过临床验证和试诊都受到了很好诊断效果。从而发明了一整套新型的中西医相结合的快捷诊断技术,即“穴位诊断法”。为了实现穴位诊断法现代化,他从1982年开始运用电子技术,利用穴位生物电原理,进行采穴,利用双穴对比方法测温,以穴位温差值进行疾病诊断并依微机显示。研制成功“盖氏穴位肿瘤诊断机”。该项研究曾获得全军科技二等奖,第二四届国际发明展览会荣誉奖和中国中医药文化博会银奖。主要著述有:《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穴位诊断法》,《中国穴位诊断学》等。

  盖钧镒

  (1936~),江苏无锡人。著名大豆农业专家、教育家。

  1957年南京农学辽农学系毕业,任助教,1968年作物遗传育种在职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任美国农阿华州立大学客座助理教授,1986年迄今任教授,1988~1989得任美国北卡州大访问教授,1991年起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南农大大豆研究所所长、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教授。在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学、中国遗传学会等学术团体先后有多种兼职,并提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作物学学报》、《大豆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大豆通报》等多家杂志顾问和编委。提出利用随机样本的遗传变异度和遗传进度测度特定地区地方品种选择潜势的方法,由广义方差出多元素遗传方差、多元遗传力等结合变异测度,用以研究地方品种群体及轮选群体的结合选择反应,大豆地方品种群体遗伟潜势及中美亲本配全力分析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发现亲本配合力与世代交互作用,揭示修饰回交在转移主基因时多基因性状的改良效果、交替和连续使用轮回亲本的相对效果及最佳亲本遗传构成。推演出一种新的育种试验设计,即简化广义格子设计及其修饰方差分析法和近邻分析法,可提高效率92%和216%,在大豆育种交配制度和选择试验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中,获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培养博士生二十余位、硕士生二十余位、博士后一位,协助培养博士生十余位、硕士生三十余位。发表论文三百余篇。统编教材“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获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1998年中华农科教基金会科学研究奖。

  盖山林

  (1936~),满族;河北行唐人。著名考古专家。西北大学毕业。曾赴美国和加拿大的高校讲学、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

  1976年,从事岩画的考察与研究。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出版了《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中国岩画学》、《记在岩石上的历史图卷——中国岩画》、《中国岩画图案集》、《盖山林文集》、《丝绸之路草厚民族文化》、《中国面具》、《草原寻梦》、《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等十余本。其中《阴山岩画》和《中国岩画学》两书,获自治区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被评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乌兰察布岩画》获优秀成果二等奖;《阴山岩画》一书已流布至世界多国。发表论文二百五十多篇,《中国规模最大的古岩画宝库》一文,先后被法国、西班牙、约旦、巴拿马、科威特、美国、圭亚那、委内瑞拉等国转载,被新华社评为好稿。曾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