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慈姓历史来源 慈姓历史名人 慈姓图腾 慈姓分布地区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帝颛顼高阳氏才子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慈氏族人甚少,但由来已久,出自帝颛顼高阳氏。

颛顼高阳氏(公元前2514~前2437年),是姬已挚的侄儿,黄帝之子子昌即高阳部落(河南杞县)酋长姬颛顼的后裔,他承继了已挚的炎黄部落领导地位,在位七十七年。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慈,以地为氏,汉肴坑碑阴有慈仁,按姓苑、姓纂均云,慈氏高阳才子之后,美其宣慈惠和,因以为氏。”史籍《姓苑》中记载:“高阳氏才子之后,美其宣惠慈和,因以为氏。”在史籍《路史》中也记载:“慈氏,慈毋氏,齐王之后。”

古慈邑,就是今河北省藁城市一带地区。

在汉朝的蒙学课本中有当时知名人士慈仁他,在史籍《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中也有骠信使慈双羽,为参与国家大事筹策之人。故慈氏甚古。

第二个渊源:

源于【妫姓】,出自元朝末期江西(义门)陈氏家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元朝时期出现的慈氏一族,可推究江西(义门)陈氏,陈氏祖上曾在安徽省桐城县枞阳镇做官,为官还比较清廉,但告老后未还乡,被当地老百姓留在枞阳。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陈氏兄弟六人当然属于陈友谅一派。当朱元璋的部下徐达率明军攻打枞阳时,陈氏六兄弟带领枞阳民众守城,然而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当朱元璋的军队追赶他们时,他们躲藏在破旧庙宇里,蜘蛛又迅速把门网好,追兵看到庙门的蜘蛛网完好,便认为里面没人,因而没有进去,陈氏兄弟遂躲过此难。

陈氏兄弟认为这是菩萨保佑,便打算改姓,看庙扁幅上有“慈航普渡”四字,便决定姓慈(一说是笔画最多,一说是第一个字)。之后,六兄弟有的迁往云南,再迁往山东、辽宁、高丽(今朝鲜),还有一支留在了枞阳县境内。留在枞阳这一支家谱上有“高阳郡”三字,还有蜘蛛网图,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位于枞阳县钱桥镇内的慈氏宗祠也被毁了,成了稻场。

枞阳境内的慈氏第二世祖的坟莹还在,过去每年清明、冬至两节,慈氏后人首先在二世祖的坟前摆上贡品,烧纸钱、焚香、放爆竹,祭奠祖先。高阳郡慈氏是十代单传,第十一世祖是位教书先生,生养多子,朋友祝贺,饮酒赋诗:“可世永廷芳,钟灵定克昌,云龙曾兆瑞,风虎自呈祥。孝友承先志,诗书启后长。传家真事业,道德大文章。”故有慈陈一家之说。

迁往山东的慈氏一族人丁最旺。明朝永乐年间,一支慈氏因避战乱而迁往山东省文登市泽库镇一带安家乐业,因村西及村南都是海滩,于是取名慈家滩。慈氏始祖慈伯元、慈太伯、慈记忠弟兄三人逃落至此,后来慈太伯迁至山东寿光一带,慈记忠迁至辽宁瓦房店一带,这一支慈氏族人自始祖至今已经历二十余代,与安徽一支一致。

辽宁瓦房店祖慈成学于前清时期从山东文登慈家滩来到复州城北排岔石,繁衍成业。后来又迁到西杨乡谭家村定居,至今已有十余代。

第三个源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改汉姓,一般在多音节姓氏中,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汉字姓。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瑷珲县就有三十二个满族姓氏改为了汉字姓氏,民国九年所撰的《瑷珲县志》和文献《满蒙姓氏辨汉》中记载了其中的二十五个。其中,满族业和勒氏(叶赫勒哈拉)就改为了汉姓慈氏。该支慈氏世居地有吉林、长白山、盛京、宁古塔等,也有分布在黑龙江沿岸一带和山东等地者。

迁徙分布

慈氏一族在山东省文登市、荣成市,辽宁瓦房店市,黑龙江省瑷珲县、吉林省长白山市、长春市、宁古塔县、永吉县,辽宁省沈阳市、盖平县,安徽省枞阳县,江苏省南京市,天津市武清县,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地,均有分布。

郡望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字辈班派

江西枞阳慈氏字辈:“可世永廷芳钟灵定克昌云龙曾兆瑞风虎自呈祥孝友承先志诗书启后长传家真事业道德大文章”。

山东文登慈氏字辈:“养崇文其成嘉尚修玉曰”。注,与安徽慈氏续派字辈一致。

安徽慈氏字辈:“惟勤及慎宜承训永念所闻可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