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历史故事 孔子讲韩国历史

目录导航:

  1. 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历史故事
  2. 为什么韩国人很尊敬孔子
  3. 孔子是韩国人吗
  4. 孔子与高丽有什么关系
  5. 为什么韩国人把中国的历史人物说成是自己的
  6. 孔子学院的来龙去脉
  7. 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学思想传播途径与影响
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历史故事

朝鲜半岛,韩国称其为韩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由朝鲜半岛和周围3300个岛屿组成,其中半岛占全境总面积的97%。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

箕子朝鲜

存在时间公元前1120年~公元前194年,周初,商朝遗臣箕子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与微子、比干是殷商的三大忠臣。《论语·微子》中记载,孔子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箕子朝鲜和燕国经常会发生摩擦。

原来燕国比较小,后来越打越大,当中过程我就不描述了。到后来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格局了。

汉朝建立后,情况就变成了这样。

卫氏朝鲜(公元前194年~前107年)

由燕国人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推翻箕子朝鲜自立,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汉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起兵远征朝鲜半岛。公元前107年,卫满朝鲜被灭。

汉四郡(前108年~公元313年)

在这个时期,朝鲜就正式属于中国版图了。

汉武帝在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被称为“汉四郡”时期,统治夫余、高句丽等族。东汉、曹魏和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和玄菟郡。东汉末割据辽东的公孙氏分出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并为魏晋所承继。

三韩时期

三韩就是上面图上朝鲜半岛南面的一小块地方,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等三个小部落,合称三韩。三韩后来被新罗所统一,其存在时期后来被称作“朝鲜前三国时代”。现在的韩国人和朝鲜人都称自己为“三韩子孙”,类似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的说法。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对三韩有所记载。

三国时代(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

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gōu)丽(lí)、百济、新罗。7世纪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开启了统一新罗时代。

高句丽这个国家比较复杂,中国认为是属于我们的,韩国、朝鲜认为是属于他们的。高句丽和高丽不是一回事情哦!

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位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扶余与中原王朝关系一直十分友好。高句丽就不是了,中原王朝一直打击它,最著名的当属隋炀帝和唐太宗都分别亲征。

唐朝的时候,高句丽大对卢(相当于宰相)渊盖苏文非常出名,在韩国人眼中是大英雄,但是中国史书却认为他残暴弑君。在渊盖苏文死后,唐高宗彻底平定高句丽,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镇守。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

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新罗由三韩中的辰韩建立,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后禅让给日本人出身的昔脱解王及其后裔。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侵夺了大同江以南的原属于中国后为高句丽夺取的汉乐浪、带方故地,称为统一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新罗分裂成“后三国”。

后三国(892年-936年)

是朝鲜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之一,《高丽史》开篇即定后三国之说,后世史家多以新罗、后百济、泰封为后三国。始于892年农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时期新罗王族后裔弓裔亦建立泰封国导致已衰弱的新罗分裂,终于936年高丽再度统一朝鲜半岛。

高丽(918年-1392年)

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公元918年由泰封弓裔部下拥立王建为王,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北方始以大同江一线同中国为界,后不断向北推进。经过高丽王朝的漫长历史形成朝鲜民族。1392年,被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

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朝鲜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896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韩国、朝鲜的历史

日据时期(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

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接受日本统治的时期。1910年大韩帝国与大日本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王室移居日本本土,朝鲜半岛正式并入大日本帝国成为日本领土。朝鲜总督府设为今韩国首尔。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分别对三八线两侧实行军事占领后,各自按照自己的模式对占领区进行统治。而后各自扶植起朝鲜和韩国两个政权,朝鲜战争停战后,两国长期处于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经济隔绝的冷战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朝鲜这个国家从古到今分多合少,命运多舛。它的命运又始终和周边的中国、日本紧密相连。比如,朝鲜古籍全是汉字。韩国人和朝鲜人如果不学汉字,就没法研究古籍。为了去中国化,韩国把“汉城”改名为“首尔”。

为什么韩国人很尊敬孔子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孔子是帝乙(纣王的父亲)的后代,祖籍在河南。韩国人是帝乙的弟弟箕子的后代,祖籍也在河南。韩国人和孔子是有较近的血缘关系。但这不能说孔子是韩国人。相反,正好说明韩国人其实是中国人的后代。 孔子的家族渊源。 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帝乙长子,纣异母兄)于宋,四传至宋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宋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当时已盛行父子相传,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立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若为君,当治其弟弑君之罪,在家庭间又增悲剧,因此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 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 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年十七,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弗父何后人)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 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弗父何)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 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 武子卒,平子立。《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正考父生孔父嘉。自是别族取新姓为"孔"。父者,伯也,志其排行。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孔父嘉为孔子之第六代祖。 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以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太宰华父督欲弑君,太宰遂先杀孔父嘉。 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鲁任其为防大夫,故号曰防叔。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左传对华督杀孔父嘉有如下记载。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秋七月,杞侯来朝。蔡侯、郑伯会于邓。九月,入杞。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古 【传】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左传桓公二年》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铎夷,孔铎夷生防叔,孔防叔又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韩国在儒家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上确实做得非常好。这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的;
1,自明代灭亡之后,朝鲜一直以“小中华”自诩,他们认为满清是蛮夷,甚至私下里称清朝皇帝为“胡皇”。所以,他们把历年来从明朝获得的珍贵典籍妥为收藏,当中大多都是儒家经典。而且,朝鲜也开始大力推动儒家文化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书院、私塾遍布于四方。在今年,韩国将九座朝鲜王国时期的书院正式申遗。分别是庆尚北道的荣州绍修书院、安东陶山书院、安东屏山书院、庆州玉山书院,庆尚南道的达成道东书院、咸阳蓝溪书院及全罗南道的长城笔岩书院、全罗北道的井邑武城书院及忠清南道的论山遁岩书院。从中就可以看出从朝鲜王国开始,韩国对孔子乃至于儒家学说的推崇与尊重。

2、韩国乃至东北亚的国家最推崇的儒家代表人物除了孔子以外还有朱熹,被称为“朱子”。“朱子学”是从明代开始就广泛传播开来的儒家学说,也就是理学当中的一部分。经历了这样不断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孔子的地位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3、韩国民族的主体意识中非常尊崇所谓“前辈”,“尊长”的概念,在韩国晚辈对于长辈,后人对于先人只能是尊崇恭敬。对于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与古迹也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尊重。虽然,韩国经历过日本殖民,和战争的直接摧残,但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力仍然非常深刻。如今韩服中的男子妆容仍然是保留着明代士大夫或文官的服色,在韩国的许多正式场合中,韩服与西服一样都是非常严肃的装扮。所以,在潜移默化中儒家思想仍然在韩国具有影响力,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自然也得到了高度尊重。

孔子是韩国人吗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也就是现的山东人。孔子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从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就开始了尊孔子为圣人,儒家文化也成为了御民治世的不二经典。山东曲阜的孔庙就是为了祭奠孔子而建造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所以孔子属于中国人。

孔子与高丽有什么关系

元朝时,一位孔子的第56代孙随代表团访问高丽,后未能返回而在当地开始繁衍起来的。目前,韩国的孔子后裔,在近650年后,已传30代,人数达6万余人(这是个相当大的数字)。

韩国的孔子后裔还拥有自己的族谱、自己的组织,即很知名的“孔氏大宗会”。

为什么韩国人把中国的历史人物说成是自己的

虽然这么说的人确实是韩国人,但是并不是所有韩国人都这么说的。

事实上,这些人在韩国人眼里也是不受待见的。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一个视频,有人去问韩国人,问他们孔子是哪里人,屈原是哪里人,里面除了说不知道的人,其余都是说是中国人,并没有人说是韩国人。所以只能说,哗众取宠的人哪里都有。

孔子学院的来龙去脉

孔子学院是2004年我国开始在海外布局的学院,主要教授一些中文课程,书法,旨在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

孔子学院办学的经费也是国家出的,老师是从国内选拔的优秀青年,教授汉语还是免费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国外也表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美国等国更是把它定义为一个国家机构而并非教育机构,因此从2019年开始孔子学院就陆续遭遇关停。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由汉办承办的,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从定义能够明确得知,它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个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机构(重点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一般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2004年11月,在韩国成立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最新数据统计,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欧洲、美洲、亚洲最多)。

孔子学院有3种设立方式,即:国内外机构合作、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总部直接投资,而国内很多高校,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外机构合作”的方式,与国外高校合作承建孔子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开始,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地先后成立了数百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世界面前,使各国人民在自己国家就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和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

孔子学院是在受到世界其它国家设立的驻外文化机构的启发,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设立的,这样可以扬弃国际上已有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管理机制和传播战略,突显出出孔子学院的中国特色。同时,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广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文化品牌。

来龙去脉: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孔子学院是一种在世界各地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机构,它以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名字命名,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

孔子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中国国家教育部成立了第一个汉语教学中心。1992年,这个中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成立了第一个孔子学院。此后,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发展。截至2021年,全球已经有超过500所孔子学院在80个国家和地区运营。

孔子学院为发扬国学文化而建立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其他国家设立的由中国出资,中国指派老师讲授中国文化的学堂。

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学思想传播途径与影响

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萌生以来,辗转流传了几千年,更作为无数帝王治国依据的核心以及爱为本的儒家思想治国最终都迎来了较好的盛世局面。

但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儒家思想受到封建环境的限制,有些理论也是很受限的。

比如孔子认为男尊女卑,有贬低女性地位的意思。

再比如孔子认为,君贵民轻的思想,人人平等的核心理论相违背,这都是受到了大环境影响所致。但是不得不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思想的萌生。儒家思想发展之间俨然成为了中国极具特色的文化思想,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刻影响着我们。

孔子以承继和宏大周文化为己任,在春秋变动的政经格局里创建儒学。儒学自始具有世俗性,入世导引社会发展以走向理想的社会秩序——孔子以先王三代为摹本,设计了一个“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相别又相依的理想社会体制及演化程式。

孔子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学术,或者更贴切的说是代圣人宣扬理想社会。这是显然的传播,虽成果不大理想。退而结庐,却非默默隐居,而是兴办私学——“新学”,这也是传播。孔子编修教材,自然也是传播。

对于当政者来说,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先秦儒学,之所以对东方六国和秦国产生影响,这与先秦儒学的独特优点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先秦儒学的独特优点儒学所具有的先秦各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其得以传播的根本原因。先秦儒学与当时并存的各家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思想内容全面。先秦儒家不仅深刻论述了道德精神和伦理政治的巨大社会作用提出了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慈、诚、和、中庸、节操、善恶、荣辱、良知等一整套比较系统全面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范畴,提出了诸如圣、贤、君子、成人、善人、志士仁人等众多理想人格范型,而且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道德修养理论和方法。

可以说儒学涵盖

传统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修养理论方法。二是立论平实。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讲人事“事人”不讲鬼事“事鬼”,讲现实“生”不讲来世“死”,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另外,儒学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如在个性和共群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上,既不像道家那样主张放任个性,也不像法家那样抹煞个性又如儒家讲人与人之间“爱有差等”,也比墨家讲“爱无差等”更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

正是这种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思想学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发挥作用。三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性。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法则周公,继承了上古三代的历史传统。他们认真总结历史,深刻反思现实,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历史传统纳入到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之中。与儒学同时代的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其思想学说的规模、所涵括的人文资源和对后世的影响同儒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学说思想的延续性和再生力也远不及儒家,这是无须多作论证的”。

儒学具有整体思维

儒家学说不仅仅是站在了历史的高端,更是思维开阔,贯通天人。儒学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关注的目光大到人与自然之间,小至人心与人生之际。儒家追求的是整个天下的“大同”,注重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和顺。正是上述先秦儒家所具有的先秦各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使儒学具有了传播和发展的动力。这种源动力扩大了儒学的传播途径,强化了儒学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孔子弟子多来自社会的底层。例如,有子为卒子张乃鲁之鄙家子路是卞邑的鄙人,食黎蕾,百里负米以养母颜琢聚是梁父之大盗,颜回穷居陋巷曾参亲自耘瓜,其母亲自织布仲弓之父是贱人原宪居间巷。

孔子弟子也有像孟鼓子、南宫敬叔这样的贵族子弟有子贡这样的善营生意,家累千金的巨贾。所以《荀子·法行》记载“君子正身以侯,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正是这些来源于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弟子,在接受了孔子的思想后,能够把孔子思想传播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层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很多弟子继承了孔子广收门徒,兴办私学的传统,以聚徒讲学的形式传播儒家学说。曾参在鲁国一带聚徒讲学,孔子之孙子思曾师事曾参子夏在西河设帐讲学,弟子众多,声势浩大。

儒家就初具规模,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孔子之后,儒学虽然分化,但是他们都宗师孔子,以六艺为教学内容,称述先王之道,崇尚礼乐,主张正名,重视伦常,提倡王道,对儒学各有阐扬。特别是经过孟子、荀子两位大师对孔子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儒学更加得以广泛传播。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学生,以学孔子为终生大志,他设帐讲学,弟子数百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当作人生一大乐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使孔子儒学辉煌于世。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在翟下学宫“三为祭酒”,一生主要致力于教学,有众多弟子他游学四方、全面传播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孔子及孔门弟子“有教无类”的授徒方式,使儒学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直至今天仍然对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影响.游说诸侯,开办学堂,著书立说,创立“士”阶层。孔子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理念,采用各种方法扩大影响。

1.对政治的影响:孔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经过荀子完善,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孔子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
2.对社会的影响: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忠恕”等等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对社会行为影响深远。
3.对古代教育的影响:孔子打破了春秋时的教育垄断,兴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观念,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
4.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孔子思想对东北亚的韩国、日本影响深远,西方思想家把孔子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看做是未来世界的希望。

(1)基本内容:仁、礼; 工作:编订和整理了“六经”

(2)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独尊,成为正统;

宋:吸收佛道思想,建立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3)命运:维新运动,孔子被康有为看做改革的先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孔子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走向衰落。

后世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