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历史的书 从朱元璋到朱棣历史书

目录导航:

  1. 关于古代历史的书
  2. 朱元璋朱棣对话
  3. 有关历史的书
  4. 朱元璋比朱棣大多少岁
  5. 百家讲坛历史朝代顺序
关于古代历史的书

1、《国史大纲》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於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开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2、《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

3、《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朱元璋朱棣对话

朱元璋:小子,你给我好好说说;朱棣:

一个阿鲁台让明成祖朱棣万里赴戎机,三次亲率大军北征,这也是他五次亲征蒙古的后三次,无奈最后两次均无功而返。和阿鲁台的第三次交手,成了这位征战一生的“马上”皇帝生命中最后一战,在“丧气”班师回朝的路上,65岁的朱棣病死在榆木川,真可谓奋战到死。

我也是被逼无奈

“死不瞑目”的朱棣忧心忡忡地跨过奈何桥,朱元璋早已在那头等着他。见到这个他心中最怕最敬最亲的人,朱棣“扑通”一声跪在朱元璋面前,低头说道:“父皇,儿臣跟您赎罪来了。”

朱元璋也不去扶他,冷冷地问:“说说,你弄的那一曲靖难之役是咋回事?”

朱棣也就这事最难跟朱元璋交代,他伏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回复:“父皇,这事儿臣也是被逼无奈呀,侄儿允炆做得也太过分了!”

说到此处,一肚子的冤屈让朱棣似乎有了些底气,他抬头哭诉:“我们好歹都是父皇您的亲儿子,他的叔辈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周王、齐王、代王他们一个个被抓被贬为庶人,可怜的湘王被逼自焚,我们连个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呀!”

朱棣也不等朱元璋再问,接着说道:“父皇陛下,您再想想,这个时候如果我再不出手,所有的藩王都被干掉了,他允炆能稳得住大明江山吗?他能保证这大明江山还姓朱吗?”

我一直都让郑和漂洋过海地寻找

朱元璋当然对自己心爱的皇孙朱允炆了解得十分透彻,朱棣这么一说,如果藩王全部“丧失能力”了,文弱的皇孙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掌得住,还真有可能外戚侵权。如此一想,他心中的怒气也稍稍少了些,但依然逼问:“那你可以清君侧,为什么非得要置允炆于死地呢?”

朱允炆至今下落不明,朱棣知道这事也不好交差,但他还是辩解道:“父皇,我没有要允炆命的意思,他毕竟是当时的皇上,更何况他还是您的爱孙,钦定的接班人呢?谁知道当时宫中突然起火,他也弄得下落不明。您看看,几十年里,我一直都让郑和漂洋过海地寻找,还彻查了全国僧侣名录,希望能够找到他,到这里好跟您交代。”

尽管朱棣一味在诡辩,可朱元璋依然不依不饶,厉声问道“允炆即便是死了,应该也轮不到你来当皇帝吧?”

这一问,朱棣竟然站起来和朱元璋对话了:“父皇,这事您不说倒也罢了,您心中应该明白允炆这个皇帝本来就应该是我的。您说说,如果皇兄朱标上位当了皇帝,允炆继位天经地义;既然皇兄在太子位上去世了,应该从我们嫡子中确定太子,我前面三位皇兄都没了,那本来就应该我接您的班呀!”

这事朱元璋心知肚明,其实当时他也是想弥补一下等了25年之久的太子朱标,再加上皇孙允炆也聪明伶俐,所以才有了这个决策。

没待朱元璋应声,朱棣继续说道:“父皇您在位,我不争,怎么安排我听命,均无二心;他允炆如果真心对我们,我也不争,齐心保我大明江山;是他做事太绝情,父皇,这事真的不能怪儿臣。”

看这永乐盛世,我对得起祖宗

“那你解释解释,你当了皇帝后为什么把炆儿连同他任上的作为都一笔抹掉了呢,仿佛他没有存在过一样?”朱元璋还没有饶过朱棣,继续发难。

“父皇,我觉得他任上把您老人家留下的祖训、规矩都忘了,而且实话实说,他也着实没有干什么正事。”朱棣有条有理地回应朱元璋的责问,“您反腐治贪的《大诰》他取消了,就连《大明律》里的很多法令他也取消了,更不用说您用来维护朱家皇权的藩王制度了,他在位4年都干了些啥?都是针对我们藩王的窝里斗,这写在历史上丢人啦,父皇。”

“父皇,您再看看我在位二十二年,那才是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呀”朱棣此时当然忘不了标榜自己,“大明江山是您老人家打下的,我得对得起您,对得起祖宗。南北平定,祖国统一;出海远洋,万国来朝;阅兵盛典,空前绝后;永乐大典,永载史册.......父皇,您看这永乐盛世,不为儿臣感到自豪吗?”

“二十多年,我没有睡一个安稳觉,就是死,我也是死在为大明为我们朱家的路上,儿臣觉得对得起您,对得起我大明王朝,对得起历史。”说到此处,朱棣竟潸然泪下。

父皇陪你一起去找

朱元璋感动至深,起身扶起朱棣,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如果我大明皇帝都像你这样,大明江山何止300年啦”。朱棣搀扶朱元璋向前走去,擦干眼泪说:“儿臣现在什么也不干,去找我的允炆侄儿。”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走吧,父皇陪你一起去找。”

朱元璋对朱棣有很多对话,举一个朱元璋去世前的例子: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曾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无疑,这时朱元璋已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有关历史的书

你好??,关于历史的书有很多种类和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书籍:

1. 《史记》: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共计一百三十篇,记录了从上古到秦朝的历史。

2. 《罗马帝国衰亡史》: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所著,讲述了罗马帝国从鼎盛到衰败的历程。

3. 《人类简史》: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介绍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4. 《资本论》: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所著,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5. 《世界通史》: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所著,概述了人类历史的全貌。

扩展补充:

除了以上提到的书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历史书籍,bi.ru.地方史、文化史、戦争史等等。此外,也有很多历史小说、历史漫画等形式的历史相关作品,它们通过小说、漫画等形式,将历史故事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再现。反正,历史书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且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1、《国史大纲》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内容於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开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2、《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

3、《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历史书有《中国通史》吕思勉翻译通史中,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吕思勉的书都不适合初学者,连《三国史话》这样的小书都不适合,何况《中国通史》这样的大部头。 吕思勉写作,白话文和文言文夹杂其中,增加了不少难度。但爱好历史的读者,大多会买一套放在家里。

精选这九本史类书籍看起来吧!

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向古远的过去追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述人类历史的完整故事。

2、《明朝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作品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是一部“最短”的欧洲史。它以极简练的文字,却从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的精要述说透彻!

5、《中国通史》

这部《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按时序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8、《天朝的崩溃》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9、《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国史大纲》《全球通史》《史记》 《明朝那些事儿》《中国人史纲》(上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人类的故事》《追寻生命的意义》 《拖延心理学》 《梦的解析》 《万历十五年》 等

朱元璋比朱棣大多少岁

朱元璋比朱棣大三十二岁。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

大31岁6月

朱元璋生于1328年10月21日,享年71岁

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享年64岁

朱元璋1368年登基,当时朱棣八岁。

朱元璋、朱棣两人在明朝皇帝中是比较长寿的: 朱厚熜(寿命60岁) 朱翊钧(寿命57岁) 朱高炽(寿命47岁) 朱见深(寿命40岁) 朱常洛(寿命38岁) 朱瞻基(寿命37岁) 朱祁镇(寿命37岁) 朱祐樘(寿命35岁) 朱载垕(寿命35岁) 朱由检(寿命33岁) 朱厚照(寿命30岁) 朱祁钰(寿命29岁) 朱由校(寿命22岁)

明朝大多皇帝都活不过四十岁,十五位皇帝中,其中九位早死,活不过四十。

朱元璋比朱棣大32岁,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朱棣生于公元1360年。

朱棣,出生于应天,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庙号太宗,后明世宗改上庙号为成祖。

朱元璋大31岁6个月

朱元璋生于1328年10月21日,享年71岁,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享年64岁。在古代,朱元璋和朱棣都算高寿,朱元璋子嗣朱棣一系普遍寿命不高,肯定是遗传基因的问题,朱元璋和朱棣的寿命在古代算是高寿,表示他们本人没有问题。

朱元璋是1328年出生,朱棣是1360年出生,因此,朱元璋比朱棣大32岁。

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也就是说朱元璋当皇帝那年,朱棣才8岁,朱元璋死于1398年,死的时候是71岁,也就是说朱元璋去世的那年,朱棣38岁,更有意思的是,朱棣作为皇四子,他的大哥朱标去世的时候刚刚也是38岁,大家明白意思了吗?

朱元璋比朱棣大三十二岁,1360年朱棣出生,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驾崩,把皇位传给他的孙子朱允炆,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上位后釆取了削藩政策,后来朱棣发动了政变,从他侄子朱允炆(建文帝)手上夺取了皇位,史称明成祖。

百家讲坛历史朝代顺序

秦: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战国:

战国七雄

西汉: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

东汉: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南北朝:

塞北三朝之辽

隋唐:

大隋风云(上、下)

隋唐英雄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长恨歌

宋:

王立群读宋史

清明上河读宋朝

明:

明太祖朱元璋

永乐大帝

大明嘉靖往事

万历兴亡录

金戈铁马辛弃疾(借由辛弃疾看宋史)

清:

康熙大帝

喻大华评嘉庆王朝

苦命皇帝咸丰

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