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知道对手是白起吗 历史上赵括的对手

目录导航:

  1. 赵括知道对手是白起吗
  2. 败绩最多的名将
  3. 赵括相比廉颇谁更胜一筹
  4. 赵括真的是历史上写的那不堪一击吗
赵括知道对手是白起吗

不知道。秦国为了对付赵括秦国秘密换上了最能打的白起,还说敢泄露消息者死,可见对赵括的重视。

而赵括并不知自己将要面对的是白起,也不知道自己在被包围的情况下没有援军。

知道。因为赵国最初的将领是廉颇,已经和白起对阵了。但是由于赵王听信谣言,于是用赵括替代廉颇与白起进行对阵,最终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

败绩最多的名将

东汉常败将军吕布

吕布与李广在个人武力方面有些类似,都是骑马射箭之术高明,打仗非常差,吕布被三国演义神化为三国第一猛将,实际上吕布差得很远,吕布打仗几乎没有赢过。

吕布投靠董卓后,打了两场战役,一是阳人之战,吕布与胡轸、华雄一起攻打孙坚,由于吕布与胡轸不知,散布了敌军来攻的假消息,结果被孙坚打得大败,第二是洛阳之战,孙坚攻入洛阳时,吕布负责断后,吕布再一次被孙坚打败

自古以来,沙场征战必然有胜有败。很少有人能做到常胜一词!《三国演义》中赵云被誉为常胜将军,但是也有过败绩。在他年迈时,也是吃过瘪的。况且,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那还是有待考究的。而除去常胜将军不说,常败将军倒是有几个!中国古代的常败将军,这五人百战百败,仅一人赢了一场却夺得了天下!那么,这五人到底是哪些呢?

第五位:黄兴。在谈论败仗之前,首先要肯定一点。黄兴,无疑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将领。是有信仰支撑的,有着赤诚之心。为国为民,吃尽了苦头。说起黄兴,论名气,黄兴要比蔡锷大得多。他是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个人声望几乎要与孙中山平起平坐,有着“孙黄”之称。如此名气,便可见一斑了。

只是黄兴颇有自知之明,一直甘居孙中山之下,才没有在同盟会里闹出分裂矛盾。但黄兴此人,虽然人品很好,但作为一名早期的军事家,其军事指挥的水准实在令人汗颜。可以这么说,他一生指挥的战役无数,但竟然没有一次胜仗!武昌之前,他在两广地区策划指挥过很多次的武装,但是尽皆败了!

其中,最出名的当数广州的黄花岗起义了。打得是惊天地泣鬼神,72位军士全部牺牲,黄兴自己的左手也被打断两根指头,结果还是失败了。后来在武昌,本来一举成功,但是黄兴受孙中山之命回国主持大局,到武汉出任战时总司令,结果呢?几仗下来,又被北洋军大败,直接导致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黄兴的一生,真可谓百战百败,令人心疼啊。

第四位:赵括。提起此人,很快便能想起“纸上谈兵”四个大字。而这一事件,记载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是,历史上的赵括真的如此不济吗?其实也并不是。赵括此人,还是很有作为的。赵括其实只是赵王错误的战略方针的一个具体执行者而已。除此之外,他还真没任何破绽。就秦军围歼赵军时,那份艰难困苦和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为何赵括也算上了常败将军这一席位呢?想来不说大家也能猜出八九,那就是他要面对的敌人。白起!试问,对上这样优秀的将领,谁敢言胜?即便是当时的老将廉颇,那也只能说是坚守,而不是谈胜利之说。所以说,赵括生不逢时,也只能是常败将军了。

第三位:李广利。汉武帝后期的最高军事统帅,与卫青出身很像,都是外戚。但是,就军事实力来说,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放在汉武帝那个时候,最主要的是什么?打击匈奴啊!像卫青,霍去病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到了李广利这,却是蔫的不行。

三万汉军,于天山交战匈奴。战况如何?完败。次战,再次率领二十一万士兵,与半数之差的匈奴战斗,仍旧不能战胜。最后一次更为丢人,七万精锐全部在燕然山覆灭,李广利更是在这里投降了匈奴!败军就已经很没面子了,可是居然选择投降,还是在这个年代。那如此一来,这也可以算是常败将军里最丢人的一个了。

第二位:李景隆。明朝大将李文忠之子,也是当时明朝军队的高级将领,深受朱允炆的信任。时1399年,朱棣率兵靖难。耿秉文不敌,朱允炆派李景隆抵抗。第一战,五十万军士强攻北平城,但是为了抢功,李景隆提前鸣金收兵,导致战机失去。从而使得朱棣的主要战力可以来增援,所以之后也是被朱棣大败。

但是,为此朱允炆并没有斥责李景隆。之后,继续交战朱棣。在白沟河附近,双方开战,可是一军之首在关键时刻,竟然是带头逃跑!最终导致了全军覆灭的结果。到了此时,朱允炆仍旧没有怪他。可之后,又是勾结朱棣,主动打开城门做了降将!如此一来,倒真的是令人所不耻了。

第一位:刘邦。刘邦对战项羽,可以说是百战百败,无一胜场。荥阳大战,抛弃妻子。之后面对项羽,更是能不战就不战。就像之前赵括一样,对上项羽,就好比对上白起,确实不好应对。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刘邦就在垓下,赢了项羽一场!一个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便得了天下。你说气不气?估计项羽都要气死了,可是没有办法。结局就是这么出人意外!所以说,在常败将军里,刘邦可是头一号的。

赵括相比廉颇谁更胜一筹

廉颇当然强,他身经百战,从无败绩,是春秋时期注明的良将,更重要的是他赤诚爱国,一身报国!

反观赵括,志大才疏,空读兵书,父亲是名将,赵括自以为得到父亲的真传,就夸夸其谈,不知自己是熟读兵书的绣花枕头,只会纸上谈兵,怎是白起的对手,最终误国误民!

当然两人不具有可比性。赵括的父亲和廉颇是同辈人,两人都是赵国著名的统帅。而赵括做为赵奢之子,生于军人家庭,熟读兵书,可惜给后人留下了只能纸上谈兵的结论。非要比的话,廉颇更胜一筹。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赵奢的儿子,而赵奢与廉颇都是赵国战功卓著的老将,两人同朝为臣,年纪相仿,可谓旗鼓相当不分伯仲。但赵括与廉颇不在一个段位,不具有可比性,非要比,作如下分析:赵括年纪轻,熟读兵书,理论水平胜过廉颇;廉颇实战经验丰富,战术灵活,不拘泥兵法,能攻善守,实战能力完胜赵括。综合比较,廉颇胜。(廉颇守长平长达两年保赵国无虞,赵括守长平一月而溃兵灭国)

廉颇位列战国四大名将,比赵括更胜一筹。

廉颇未老尚能饭,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的老将,不是只会负荆请罪,为赵国征战一生,数次解救赵国于危难,被猜忌之后还想着继续为赵国效命,可是却无法实现,廉颇在魏国也不受重用,后来又到了楚国去,但是他却思念带领赵兵的日子,再也没有建功立业,直至在楚国抑郁去世。

赵括真的是历史上写的那不堪一击吗

赵括死于长平之战。

战争初期,赵国主将廉颇一直坚守城池,以逸待劳,打算和秦国来一个长久战。可是新继位的赵孝成王年轻气盛,没有耐心,在政治上很不成熟。他希望廉颇能够果断出击,势如破竹击败秦军。不料赵军初战不利,廉颇坚守不出,赵孝成王逐渐对廉颇失去了信心。

赵孝成王作为新君登基,一直想要提拔一批少壮派,自己带一批新的队伍。赵括正好在这个契机出现。

赵括是将门虎子,熟读兵法,长平之战正好可以给赵括练练手,替换下廉颇。

赵括上任前,赵括的母亲死死劝谏,不让赵括领兵。但是赵孝成王却对赵括出奇的信任。加之在前线与廉颇对垒的是秦国并不出名的将领王龁,赵孝成王对赵括的成功信心满满。

熟料等到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成为赵军统帅之后,秦国却换上了身经百战的白起,结果可想而知。

历史上“纸上谈兵”说的就战国赵国将军赵括。但从史实分析看,赵括绝对是一员被误解的名将!奈何赵括人生第一个对手就是早已成名的绝世战神白起,从而成就了赵括的悲剧。

赵括的父亲名叫赵奢,也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位列东方六国八名将;赵奢绝对是一个天才,人生仅打了一场战役——阏与之战,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虎父无犬子,赵括从小就对军事非常敏感,熟读兵书,谈兵论战,就连赵奢也难不倒他。从军事理论上来说,赵括是合格了,缺少的是实战的训练;但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紧挨着秦国,赵孝成王又是一个急于求成的君王,并没有给赵括以恰当的时间来成长,就将其任命为长平之战中赵军的统帅。

而长平之战背景是:赵将廉颇被秦主将王龁率军击败,廉颇被迫无奈,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赵孝成王对于廉颇坚守不出久拖不决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就是在这种必败的情况下,赵孝成王将赵军的前线主帅换成了激进派的赵括;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无论是胜是败,也要尽早的结束战争;在赵括多变的打击下,王龁心有余而力不足,几次差点被赵军突破,损失比较大。

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能一战定乾坤,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在战神白起的攻击下,双方再次陷入拉锯战中,虽然白起拿赵括没办法,但是赵军的粮道被阻,全线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从赵括统军多日,在主力断粮四十六天依然没有兵变看来,赵括全然和其父亲说他不能善待士兵的情况不同;整个长平之战时期,赵国总计出兵约四十五万,秦国出兵约六十万;结局是秦军伤亡过半,这绝对不是廉颇的功劳吧。

其实赵括败的并不冤,因为他的对手是从无败绩的绝世战神白起,败在白起手上的名将,不只是赵括一个,虽败犹荣!其实历史上当时赵军已经面临绝境,外交孤立,国无粮草,换作谁也许都是一名败将。当然赵括不幸正好赶上。





纸上谈兵的典故即来源于赵括,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华而不实、言之无物、金玉其外、夸夸其谈等。

纸上谈兵的故事启示我们要联系实际、抓落实,在实际运用中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提起“纸上谈兵”,所有人都想到了赵括,都认为他是一个只知道空谈兵书、高谈阔论而实际才能极其低下的庸才,事实真的如此吗?“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世人谁又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赵括的形象随着“纸上谈兵”的流传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赵括,本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也是以后姓马的先祖)之子,从小熟读兵书,经常把老爸都辩驳的哑口无言,所以心高气傲,这也可能是高干子弟的一个通病,也是所谓“什么二代”的一个标志吧。又与赵王交好,更使人认为他时靠关系上来的。就因为长平之战战败身死,最后导致赵国惨败,使得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这才导致了赵括在历史上背上了千古骂名。

我们先抛开结果,看看赵括的表现及当时的形式,再论一个人的是非曲直。

秦赵两国本是同姓,都是赢姓子孙,都是伯益的后代。秦孝公在公元前356年任命为左庶长,在秦国实施变法,国家结构、军事、农业、政治制度、文化等都做了彻彻底底的改变,到长平之战时,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超赵国,是六国之首;赵国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变革的主要是军队,对国内其他方面改变有限。自古燕赵多侠士,赵国的军队不由小觑,秦国的虎狼之师也是威压六国。

另外,秦国占据据关中之地,四面关山环顾,各处基本稳若磐石,地理环境比较稳定,另外,关中沃野千里,牛马成群,后勤保障充足。而反观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北边有死敌中山国,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南面有魏,西有强秦,东有齐,而地理上又是良田匮乏,只能从胡人那抢来牛羊马匹。

长平之战爆发后,赵王发举国之兵与秦军在上党对峙,因为几乎所有的兵力都被抽调,赵王很担心当时的胡人会趁机侵略赵国的边境。赵括向赵王举荐一人驻守边塞,这个人后来大破匈奴,成为长平战后赵国的支柱,屡次打败攻赵的秦军,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牧,赵国四大名将之一。从这次举荐就可以看出赵括的军事眼光,若赵括真的是一个只知空谈兵法的庸才,他绝对发现不了李牧的优秀之处,更不会举荐李牧。

长平之战时,原赵国主将本是老将廉颇,此人领兵一生,打仗以“快、准、狠”著称,尤其擅长短时间决出胜负的攻坚战和平原战。但是在长平之战时,却死守不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秦军太强大。而当时的秦军统领叫王龁。

廉颇坚持了三年,赵国国内资源不足,难以维持,只得启用赵括为将。王龁不敌,秦国忙启用武安君白起,以决赵括。白起看到赵括用兵后,感叹道:“此子不处,后必为秦国大患”。能让四十年来未尝一败的战神杀神白起如此看重和忌惮的人绝非庸才。

长平之战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细节却少有听闻,当时赵括也是任命于危难之间,身负国之重任,秦国为对付他,也是倾其国力,破釜沉舟,甚至连小孩子也基本发动起来。

长平之战也是败于粮草不足。最后赵军吃战马、吃军士,在这种情况下,赵括还派人刺杀白起使得白起受伤。长平之战,绝对惊天地、泣鬼神,赵括绝对是顶天立地男子汉。

长平一役,不包括后来被坑杀的,赵军战死8万余人,秦军死者在30万以上.

战后,白起见秦昭王,论赵括。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腹中无食,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长平之战,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秦昭王说,长平巨战,秦失六十万,赵失七十万,秦可谓小胜。而赵括死,武安君存,可谓大胜。

各位朋友,你们还认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

历史没有如果,很多人说赵括理论很厉害,如果长平之战不死,一定如何如何,问题是战场不同于其他地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怎可不查?如果都抱着侥幸心理去打仗,那那些成名的名将不是很冤枉?他们谨慎小心,运筹帷幄,用尽心力,不断寻找敌人的破绽,最终击败对方。所以说,历史没有如果,抱着历史虚无主义看问题,就会陷入这个人也行,那个人也不差的误区,反而对真正的英雄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果历史可以重来,那只有一种情况,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