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侍郎曾国藩生平介绍(2)

李鸿章是个美男子,五官俊美,举止文雅,在曾国藩看来,这简直是人中龙凤,再加上李鸿章脑子聪明,记忆力非常好,深得曾国藩欢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李红咋会难过的父亲与曾国藩是同一年考取进士的,“同年”使两人成为官场利益的共同体,要知道在当时的朝廷,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不知道好几倍。

当然曾国藩看中的李鸿章不仅仅只有这么点能耐,两人在观点上有着很大的一致性,这样曾国藩在处理事务时,可以时不时问教李鸿章,看看自己有没有考虑不足的地方,李鸿章也拥有远大的目光,在当时二人的合作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双剑合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观点吻合,但两人的性格却有着较大的不同,曾国藩内敛,稳重,李鸿章开放,不拘小节。李鸿章比较懒散,平时爱睡个懒觉什么的,这在严于律己的曾国藩看来是极大的不合适,就把李鸿章大骂了一顿,李鸿章羞愧难当,从此改了这个坏毛病,知道晚年都坚持早起。可见对这位老师也是分外尊敬。

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有了自己的湘军,在打下天京之后,曾国藩逐渐退出清朝历史舞台,这时的李鸿章准时的接过重任,开始为清朝的稳定而努力,向老师致敬。

湘军创始人曾国藩官职是什么

曾国藩的不同人生阶段,所取得的官职是不同的。早期的曾国藩,将心思花在学术研究,考取功名上,这也是当时大多数文人唯一的出路,从中进士到进入翰林院,在受到赏识后连连升官,在内阁学士和刑部侍郎上都任职过一段时间。

及各种官职与一生的曾国藩

及各种官职与一生的曾国藩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曾国藩在家乡兴办团练,用来为抗击农民起义做充足的准备,虽然在当时曾国藩似乎与朝廷脱开关系,并没有担任正式的官职。但是曾创办的湘军是脱离于朝廷的团体,而曾是整个军队的统帅,兵权在握的曾国藩,自然不需要再向朝廷谋求一官半职。也就是这个时候,曾有了称帝的念头,但是随后冷静的曾国藩马上否认了这个念头,当务之急是全力围剿太平天国运动。

慈禧上台后,曾国藩拥有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官衔,两江总督,掌管军权,在和平的年代,我们需要军队维护和平,在动乱年代我们需要军队报名。此番任命,正合曾国藩之意。天京的攻克,和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密不可分,曾国藩立了头等功,武英殿大学士的职位也就显得名至实归。在处理天津教会案件的时候,曾国藩激起了英法的愤怒,他强硬的态度让清政府吃了不少苦头,李鸿章代替曾国番的职务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几年。曾国藩重新回到两江总督,却也物是人非,找不到当初那份亲切。清政府在后来加封谥号“文正”给曾国藩,可以说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最高嘉奖。

曾国藩座右铭介绍

曾国藩的座右铭数不胜数,其中有几句传播最广,而且对于每个人为人处事,修身养性都有很大帮助。

曾国藩座右铭

曾国藩座右铭

在为人处事上“每逢大事有静气”这是曾国藩年轻时候时刻铭记在心的,那时的曾国藩初入官场,难免心浮气躁,他就向著名理学家唐鉴先生请教。这个“静”字用得特别传神,从此以后,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思考,这些思考的时间为他带来的是丰厚的收益,很多平常时候不能注意的细节,都被很好的解决掉。在处理中的问题的时候,这一做法发挥的优势更加明显,曾国藩不急于做出决定,而是静下心来反复思索,最终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让人信服。

在用兵治国上,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同样是曾国藩受用一生的,说的是无论是交朋友或者是用兵都必须要出手果断,不能有半点含糊,这样终究会一事无成,只有出手,才能够解决问题,在抵抗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藩果断成立湘军,并逐步壮大,才有了后来政治生涯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