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汉朝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是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的一项重要法令,“推恩令”吸取了因为晁错削藩的计划从而导致七国之乱的前人教训,“推恩令”的规定是诸侯王除去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侯位以外,其他庶子在本国原有的封地内也可以封侯,新封侯国从此不受本国王的管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各郡的管理,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那么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

汉武帝铜像

汉武帝铜像

汉武帝的这种办法使诸侯王国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被实行任何的削弱,避免了各诸侯王一起联合抵抗的可能,这其实也就是推恩令的巧妙之处。

在经历了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武帝刘彻吸取前人的教训,就想着必须要遏制和削弱日益增大的各个诸侯王势力,但是一直到了武帝初年,有些比较大的诸侯国依旧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不听中央的命令,公然抗命。 他们的势力大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武帝刘彻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于是就颁布了推恩令。

所以说关于推恩令巧妙在哪里这个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推恩令表面上看起来是国家对其他各个封侯的厚待,而事实上是为了瓜分诸侯国以及削弱各个侯王的势力,这一重要法令不仅符合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巧妙的避免引起各个侯王的反抗。诸侯国的公子们一个个都整日想着如何才能将父辈的土地分的更合理,或者说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封地,这样一来,不仅仅削弱了各诸侯国力量,而且使各地方的矛头也不再指向中央。

推恩令的目的介绍

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力日益增加,并且严重的威胁了中央集权,从而爆发了“七国之乱”。战乱爆发以后,他们立即采取了贾谊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到了武帝初年,还是有许多地方威胁着皇权的神圣地位,为了削弱诸侯国日益增长的势力,主父偃便综合前人的失败,建议汉武帝刘彻颁布“推恩令”,那么具体的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呢?

推恩令的实施者汉武帝图片

推恩令的实施者汉武帝图片

总的来说,推恩令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目的,另一种是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皇帝权威,巩固统一。

“推恩令”规定各个诸侯王除了可以让嫡长子继承自己的王位外,也可以将自己封地推恩分给其他子弟,并且封地的名号必须要皇帝来指定。推恩令的颁布名义上是皇帝厚待诸侯王的子孙后代,但事实上是巧妙的将各个诸侯王的封地面积逐渐缩小,化整为零,使他们不再有能力与朝廷抗衡。推恩令的实施不仅削弱了各个封国的势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的巩固了中央集权。

“推恩令”它不仅是思想变革也是政治变革的明确标志。它表明了,汉武帝刘彻采纳了儒家的思想治国,并且取得了成功,并且他也完成了分封制进一步的向郡县制的过渡。

推恩令和削藩区别在哪

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权力,削藩也是皇帝一种打击藩王的手段,目的同样是为了收权,那么推恩令和削藩有什么区别吗?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和削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间接委婉,最终使整个藩国被层层削弱,另一个则是强制执行,不给藩王任何机会。首先是推恩令,推恩令指的是将原本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的藩王土地,改成藩王的儿子们都能继承各自的封地,只是几个字的改变,实际内容却变了非常多,原本一个人掌控的土地不断被分成几个人所有,这样一来每个人分到的就都是原本藩国的一小部分了,这种办法虽然会遭到嫡长子的反对,但是原本应该分不到封地的其他人却都会感谢皇帝,因为按照之前的法令,他们在嫡长子们继承土地之后,是什么都没有的。这样一来,这条法令对他们是非常有益的,所以这种手段虽然比较委婉,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对皇帝自己的名声也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