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与意识流之间的关系(2)

例如其早期作品《喧哗与骚动》中就竭力指出各种主义之间的矛盾,在其中也展现了旧时南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对比,而福克纳始终看不惯那些作家对旧时南方的轻描淡写,他则是打破那些读者认为的太平,深刻揭示了旧时南方所存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当时的人们展现出了一个真实却破乱不堪的南方,而就是在这样的层次上,福克纳并没有就此封笔,反而进一步揭示那些家破人亡的人们心理所藏的价值观。

然而后期的时候,不仅仅指福克纳创作的后期,也指这些作品的后期,读者看到的却不是之前那个令人失望的南方,而是似乎找到了一丝曙光,例如上述作品里充满爱心的女仆,就成就了福克纳想要救赎的创作观。

福克纳的时间观是什么

作为一位著名的作家,福克纳一生创造了众多作品,并且在国内国外都享有极高的赞誉,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可以窥探出福克纳的时间观,那么福克纳的时间观有些什么样的特色呢?

福克纳图片

福克纳图片

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他所呈现的时间观并不是按照钟表的顺序来进行,纵观他的作品,可以感觉到他的作品时间顺序更像杂乱无章的,可以说是超越钟表的心理时间,例如经典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顺序。主人公是已经有33岁的班吉,他是一个白痴,基于这种人物设定,此文的叙事时间上便没有顺序,更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又是一种符合常理的叙述。《喧哗与骚动》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而这种无序的时间也算得上是一大亮点这体现了福克纳对现代时间的深刻理解。

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更是认为只有按照自己的“思”才能把这种时间观表现出来。作为美国南方社会文化中的一员,他认为这是恰到好处的表现南方历史变迁的最好方式,而时间更是一种见证历史的方式。在此文中,福克纳融入了他自己独有的时间观,将南方历史的落败和后人的哀思相结合,人们所能抓住的只有回忆,所以此文的大篇幅是将读者带回过去那个看起来似乎很美好的南方。

福克纳的时间观在一定程度上为他自己的作品添加了属于他的特色和风格,不直面描述,不遵循钟表的时间,不按套路出牌的叙事技巧,种种都表现出了福克纳的作品更接近于现代的生活的时间视觉。

福克纳什么时候获诺贝尔奖

出生于1897年的福克纳不仅仅因为他的众多作品而成为美国文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作家之一,他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更是为他的声誉锦上添花。

福克纳图片

福克纳图片

在福克纳52岁那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的小说对当时时代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而事实上,福克纳小说的写作手法可谓是前无古人,这种无拘无束的创新手法也可谓是十分新颖,例如著名小说《我弥留之际》以13个人物的视角来拼凑和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福克纳诺贝尔奖之间的渊源并没有结束于此。

福克纳不仅仅是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受欢迎,他为后人留下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比如在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说她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在研究福克纳的小说了。并且据她解说,福克纳小说中所描述的种族问题对她有很大的启示和引导的作用。此后几乎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有这种想法,十七年后,也就是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认为福克纳的写作技巧对他的影响极大,因为他的小说对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并且展示了人性的复杂。

还有中国作家莫言也曾经表示过福克纳对他写作的影响,他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一次演讲上还提到说自从读了福克纳,他才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艺术!福克纳诺贝尔奖的分量不仅仅只有这几个字,更多的是他的作品留给后人深深富有意蕴的影响,而这些财富,只能靠后人慢慢品读并学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