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几更天是对应现在的几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年代尺

目录导航:

  1. 古时几更天是对应现在的几点
  2. 八年级下册历史年代尺
  3. 大冶的历史
古时几更天是对应现在的几点

古时几更天是对应现在的点?

答:古时一更时间,对应现在晚19:00-21:00点,古时二更,亥时,对应现在晚21:00-23:00点,古时三更时间,也有说深更半夜,子时,23:00-1:00点,古时四更时间,对应1:00-3:00点,五更,对应3:00-5:00点,五更过后,天就慢慢天亮了。

凌晨一点到三点。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一更天:戌时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03:00 - 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电视上打更时人们还会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等提示语。

1、三更就是指的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2、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3、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4、把一夜分有五更(四时),按更击鼓报时,每更又有五点(六段)。每更就是1.2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4个小时,即144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5、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古代和现代时刻对应表:

一更天:戌时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03:00 - 05:00

具体简介:

一更夜从黄昏始 19-21点

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二更定昏人不静 21-23点

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

三更23-次日凌晨1点

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

四更1-3点

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五更3-5点

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八年级下册历史年代尺

朝代 起止时间

夏 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东 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周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东汉 公元25年

三国(魏、蜀、吴) 公元220年—265年

西晋 公元265年—316年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南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近代(1840--1919年)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大冶的历史

大冶位于中国湖北省东南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冶地区就有人居住和生活。明清时期,大冶地区逐渐成为南方重要的冶铁基地之一,被誉为“千炉之都”。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和割据,大冶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遭受重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冶地区逐渐成为湖北省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冶地区钢铁工业达到巅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如今,大冶地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冶历史文化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长江大桥等

1、殷、商时代,属荆州。

周代初期,属杨越,周夷王8年(公元前887年)后,属楚国。

秦代,大冶在南郡鄂县区域内。

汉代,先后属江夏郡鄂县、下雉县。

三国时期,先后属东吴江夏郡下雉县、武昌郡下雉县。

两晋时期,分属武昌郡的武昌、阳新二县。

朝北朝时期,分属于郢州武昌、阳新二县。

隋初,属鄂州富川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属鄂州永兴县。

唐代,分属于鄂州的武昌、永兴二县。唐末天祐二年(905年),南方割据政权吴国武昌军节度使秦裴在永兴县境内(大冶域内)设青山场院,并大兴炉冶。

五代十国时期,属吴国和南唐的永兴县、武昌县。

宋初,属鄂州,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国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县三乡与之合并,新置一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县,仍属鄂州管辖。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属永兴军,次年,改属兴国军。

元代,县属江西行省兴国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属湖广行省兴国府。

明初,县属湖广行省兴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行省兴国州。

清初,属湖广行省武昌府。雍正元年,属湖北省武昌府。

2、民国初年,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3年(1914年),属湖北省鄂东道;民国21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7年(1938年)属湖北省第一专署。

3、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1942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均隶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

4、1949年5月,大冶县解放,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冶县属湖北省大冶专区,1952年属湖北省黄冈专区,1959年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管辖,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挂牌成立

大冶(夏~清)历史脉络:

夏商时期,县地属荆州之域。

公元前880年(周夷王八年),楚王熊渠攻杨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县地属楚国鄂王辖地。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将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时县地在南郡境内。

公元221年(三国魏黄初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城),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部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等六县为武昌郡。时县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阳新两县境内。

公元223年(三国魏黄初四年),孙权将其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县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又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鄂、阳新、沙羡

等七县为属地。时县地在武昌、鄂、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时县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公元405—公元408年(东晋义熙元至四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此时仍为武昌郡,县地属武昌郡之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置郢州于汝南(今武昌),时县地在郢州武昌、阳新两县。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改富川为永兴,时县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

唐代,县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的九国兴起,县地在吴国境内。

公元905年(唐天佑二年),吴国在武昌郡永兴县建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冶炼,时县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公元967年(宋乾德五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三乡与之合并,始建大冶县。县名取“大兴炉冶”之意。

公元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升永兴县为永兴军,次年改永兴军为光国军,县地先后属永兴军与光国军。

公元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永兴军为兴国路,隶属于江西行省。

公元1293年(元至元三十年),兴国路划归湖广行省,县地属兴国路。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兴国路为兴国府;

公元1376年(明洪武九年),将兴国府降为兴国州,县地先后属兴国府和兴国州。

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县地属武昌府

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清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分湖广行省,设置湖北省,县地属湖北省武昌府。

1921年,建立中华民国以后,废府改道,县地属湖北省江汉道,后道废,从属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