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考试制度述略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考试制度述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考试制度述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太平天国考试制度述略


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高峰,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不仅建立了与清朝政府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而且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的制度,其中建立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是历次农民革命建立的政权所没有的。本文试图对这一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基本内容略加叙述。

1851年1月1日,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革命领袖们,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起“太平天国”革命大旗,揭开了反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斗争。起义后,从金田出发,先后转战于桂平、武宣、象州、平南等地,粉碎了清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堵进攻。3月,进驻武宣,9月,攻占永安,然后进军湖南,挥师北上。1853年1月12日,攻克武昌。接着,率军沿长江两岸水陆并进,直捣南京。一路上“帆幔蔽江,衔尾数十里”,“行则帆为叠雪,住则墙岩丛芦,炮声遥震,沿江州邑,莫不望风披靡”(《伪军制下·水营》,张德坚:《贼情汇纂》卷5。)。2月18日,攻克九江,24日,占领安庆,26日,攻下池州,3月4日,占领芜湖,7日,克太平,直趋南京城下,19日占领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太平天国注意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使政权得以维持十几年之久。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队伍的不断扩大,事务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各种人才,所以无论在天京或太平军攻克的郡县,以及行军经过的地方,都要在官衙或行辕前张帖布告,以招人才,共建革命大业。其中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初期,就贴有这样一张布告,其中写道:“体国经野,致治必在于兴贤;幼学壮行,怀才必期于见用;况值天命维新之际,正属人文蔚起之时。天朝任官惟贤,需才孔亟,凡属武达文通之彦,久列于朝;专家曲艺之流,不遗于野。但恐采访难周,搜罗未偏,抢璞者耻于自献,徒韫椟而深藏,怀珠者虑其暗投,亦韬光而不市。当知天朝见贤即用,望治维般,勿以自荐为可羞,即宜乘时而利见。倘有一枝之长,仰即报名投效,自贡所长。或由管长具禀,保荐入朝,量才录用。家口厚给资粮,不致所失,俾免内顾之忧,以慰从公之志”(《伪官制·伪科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3。)。但是,这种招贤的方式,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为了使这种临时性招贤方式进入正途,使其制度化,于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应运而生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便成太平天国重要制度。

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始于1851年永安建制时期,基本上沿袭清朝科学制度而来,所不同的是除文武两科外,还有女科。各科考试,初期分为县、省、京三级,到了1859年,洪仁玕主持太平天国朝政后,提出改革考试制度的主张,经过洪秀全的同意,任命洪仁玕,陈玉成,蒙得恩为文衡正副又副总裁,主持改革工作。在他们主持中,拟订了一个《士阶条例》,按《条例》规定,将原来的县、省、京三级考试制度改为乡、县、郡、省、京五级考试制,1861年经洪秀全批准施行。
在三级考试制中,县试,亦称童子试,主考为县的监军,考取者为秀才;省试,亦称乡试,主考由中央选派,考取者为举人;京试,亦称会试,又称天试,考生为各省备舟车川资送入应试的举人。在天试中,又分为三甲,其中元甲为三名,其余为无定额。元甲考中第一名为壮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考中者为翰林;三甲考中者为进士。改为五级考试制后,除天试元甲相同外,二甲为国士,三甲为达士;乡试,主考为军帅,考中者为信士;县试,主考为监军,考中者为秀士;郡试,主考为提学,考中者为俊士;省试,主考为提考,考中者为博士(后改为约士)。所有考中者太平天国都给予不同官职。据《贼情汇纂》记载:考中元甲者封职指挥,考中二甲者封职将军,考中三甲者封职总制(《伪官制·伪科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3。)。
但是,太平天国开科取试,是在1853年建都天京以后,才正式开始的。天试,1854年9月20日举行一次,以后规定为天王生日。后改为幼主生日举行。(天王12月生,幼主10月生,故试期为10月初一。)东王、北王、翼王生日也同样举行,(东王8月生,北王6月生,巽王2月生,故试期分别为8月初10,6月20,2月初一。)一年之中,举行四次。1856年天京事变以后,停止了东、北、翼王生日考试,天试改为九月初九。从1853年起到1862年止,共举行十次,其后改为三年一科。改为五级考试制后,分别规定为:乡试2月,县试3月,郡试每逢子、午、荣、酉两年,省试、京试为三年一科。
除了上述文科考试,武科考试同文科一样,前期三级考试,考中者加上一个“武”字,如武秀才,武举人,武壮元、榜眼、探花。后期五级考试,考中者除天试元甲相同外,二甲为威士,三甲为壮士,乡为艺士,县为英士,郡为杰士,省为猛士。但初期考试日期与文科略有不同。如县文科为3月初三,武科为3月13日;省文科为5月初五,武科为5月15日;京文科为9月初九,武科为9月19日。1859年经过改革后,文武两科所有一切考试日期,考选规程,考试条例以及品级章服等,《士阶条例》中都作了详细的规定(《钦定土价条例》,《太平天国》第2册,第554—562页。)。

对于参加考试的士子,太平天国十分重视,颇为优待,“给以行资”(《伪官制·伪科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3。)。在考试中,“派人侍茶汤,给油烛、茶点及汤饭,皆半丰厚”(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太平天国》第4册,第721页。)。同时,还规定,“凡军帅名下无应考者,职须黜革”(张尔嘉《难中记》、《太平天国》第6册,第641页),可见其重视的程度。考试的内容,文科主要文和诗,后又增策论,武科主要马箭、步箭及弓刀石炮技勇等。但是,文和诗,依然沿袭清朝八股试帖诗,只是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摒弃了四书、五经的题目,出自《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如天试文题为“天父鸿恩广大无边,不惜己子,遗之受难,因为代赎吾侪罪孽,尚未报恩,又得荣光”;东试文题为“东王九千岁。真道岂与世道不同”。诗题为“春风吹清好凉爽,他名丰好救饥荒,名说饥荒就是病,乃理世人水深长”。省试湖北文题为“真神独一皇上帝”,诗题为“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苏福省文题为“同顶天父天兄纲常”,诗题为“一统江山乐太平”,策题为“治兵安民策”,论题为“真道根源惟一正”,吴江县试文题为“四海一家尽兄弟”,诗题为“万始安居享太平”,策题为“治安策”,论题为“孝弟力田论”。仁和县文题为“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诗题为“草木咸治雨露恩”,等等。
在投考资格上,废除了清朝那种门弟、出身、籍贯、守孝、保结等等限制。“无论何人,上至丞相,下至听使,均准与考”(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太平天国》第4册,第721页。),从而打破了封建官僚地主文人垄断应考的权利。录取标准也很宽。如1854年湖北举行乡试,应考者不到千人,录取举人就有800多名;1857年安徽举行乡试,仅潜山一县,中文举者达84名,中武举者达73名。《赋情汇纂》说“无不入彀”(《伪官制·伪科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3。)。《难中记》说:“一榜尽取无遗”(张尔嘉《难中记》、《太平天国》第6册,第641页。)。除了诋毁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外,大体上反映了太平天国从宽录取的事实。
从上可知,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并没有完全冲破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藩篱,仍然沿袭八股取试,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在考试内容上进行了革新,“从新旧约圣经为全国宗教经典,考试科举均以此为基本,而不得再用孔教经书”(简又文:《太平军纪事》、《太平天国》第6册,第926页。),从而摆脱了孔孟之道,注入了反封建的内容。特别是废除了门弟、出身等等资格的限制,不拘一格的人人平等的参加考试,就是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大开了绿灯,也为太平天国选贤举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这是我国考试制度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比清朝科举制度是一个大进步。

对于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实施状况,在它控制的地区,基本上是实行了的。它1859年虽然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考试制度,还来不及认真贯彻执行,反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斗争很快就失败了,即使这样,毕竟还是得到了部分的实行。例如:《越州纪略》记载:“且有乡官以求典试不得为恨”(隐名氏:《越卅纪略》、《太平天国》第6册,第770页。);又如:《纪(无锡)县城失守克复本末》记载:“贼勒伪乡官举行伪试”(施建烈、刘继勇:《纪(无锡)县城失守克复本末》,《太平天国》第5册,第254页。)。就是很明显的例证。
但是,在考试中,武科情况与文科又有所不同。武科考试只在1853年举行过一次,规定这一年天历初一为乡试日期,并以文书的形式,发出诰谕,命应试人员在五日内到诏书衙报名,届时由佐天候陈承镕赴教场校圆,先试马上箭五枚,各试步下箭三枚,当日完毕。应考者有300余人,大都是各衙的牌刀手,录取谷光辉等147人为武举。15日,由北王韦昌辉进行会武试,加试马上炮三声,录取刘元合等230余人为武进士。由于韦昌辉认为陈承镕录取人数太少,又以文书的形式,复出谕告,明确宣布未经录取的人员,一律参加会试。五月初一日,东王杨秀清又加以复试,遂奏天王洪秀全以刘元合为武壮元,封职同指挥;谷光辉、周得三为榜眼、探花,职同将军;其余录取200余人,职同总制。第二天在朝设宴,宴请考取士子,称为“武会宴”(《伪官制·伪科目》,张德坚:《贼情汇纂》,卷3。)。太平天国考试除武科举行一次外,文科考试是伴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始终的。
除了文武两科外,1853年还举行女科考试,“令女官举女子考试”(胡恩燮:《患难一家言》、《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37页。)。在女科考试中,江宁妇女傅善祥考中了状元,钟秀英考中了榜眼,林丽花考中了探花。她们考中后,都参加了政府的工作,担任了王府的簿书。傅善祥在东王府替杨秀清批示机要,成为处理文书工作的重要人员。这是太平天国考试制度的一重要特点,也是中国考试制度史上一个重大变化,表明中国妇女同男子一样,都有权利平等的参加考试,是太平天国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的重要体现,乃是中国考试制度破天荒的创举。
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实质上注入了反对封建的内容,其中最大的特点,妇女同男子一样参加了考试,步入了仕途,参预了政权工作,从而使妇女摆脱长期封建礼教的束缚,为妇女发挥聪明智慧创造了条件,是妇女求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研究和考查这一制度时,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资料来源:《档案学通讯》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