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魏源与镇江

林则徐-魏源与镇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林则徐-魏源与镇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魏源与镇江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历史上曾有很多文人墨客游历此地,留下过不少优美的诗篇。这些诗篇,或则赞美镇江的山水人物,或则借景抒情,阐发诗人的壮志。千百年来,人们高咏这些诗篇,必然会激发起对镇江、对祖国的爱恋之情。本文仅向广大读者介绍我国近代一一出的爱国主义文学家、思想家魏源在镇江所写的几首诗。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又字墨生、文士,湖南邵阳人。他和林则徐都是“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在中国历史开始进入近代社会之时,如果说林则徐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政治家、近代史上第一位着名的民族英雄,那末,魏源则是以爱国主义思想家的面貌出现,毕生孜孜矻矻,编译纂述,宣传其经世致用、变革进化和富国强兵的学说。魏氏思想与时俱进,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发韧的作用。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十一年(1841年)、二十三年(1843年)、二十五年(1845年)、二十七年(1847年),魏源曾先后五次游历镇江,作有五题六首诗,即《京口琴娘曲》、《江口晤林少穆制府》、《金焦行》、《金山次借庵韵》二首、《金山偶题》。诵读这些诗篇,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立志振兴中华的满腔热情。
《京口琴娘曲》作于道光二十年。这一年,四十岁的魏源奉敕督浚徒阳河,第一次来到镇江。他登北固山,见杨公祠堂上顺冶二年女子题诗,“自言台州人,卫氏,字琴娘。嫁三月而遭兵难,掠入淮河,乘间逃还,至此死焉。”(1)魏源读了这首诗,睹事怆情,感慨良多,遂作《京口琴娘曲》一首以悼之。该诗通过琴娘的悲惨境遇,揭露了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引发的战争给人民、给社会带来的灾难。“琴娘昔日天台家,才名艳绝东瓯下”;“阿爷生我阿娘慈,袖中团扇妾郎诗”。琴娘曾有过温暖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战争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使她失去了欢乐、幸福。她出嫁才三月,就被清兵掠入淮河。“黑云压帐三更夕,星月无光辨巾栉;偷壕出堑万死生,缒逃虎口真奇策”。机智的琴娘,尽管逃出了虎口,但“君生妾死君休问,妾死君生君不知”。她有感于“娉婷秋月缺难圆,烂漫春云竟谁给”?于是,“风风雨雨摩山壁,字字行行带问题”,就在北固山杨公祠墙壁上题诗自述自世后,满怀着对爷、娘和丈夫的无限爱恋之情而逝。“江南游子春衫客,睹壁题诗共鸣咽”。人们的鸣咽是对琴娘悲惨遭遇的同情,更是对民族压迫战争的愤怒控诉。
《江口悟林少穆制府》,叙述的是道光二十一年魏源在镇江与林则徐会晤叙谈的事情。魏源与林则徐的这次会晤,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林、魏相识已久,情谊甚深。1841年5月,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第一线指挥作战的林则徐被清廷革去四品卿衔,与邓廷桢从重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六月,林则徐从浙江到扬州。客居扬州的魏源闻讯赶到镇江与林则徐晤叙,并陪同称则徐至扬州。在镇江,两人对榻倾谈,林则徐将自己积累的资料(《四洲志》)交给愧源,并嘱他撰写《海国图志》。事后,魏源作这首诗追忆当时情景。诗云:
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
风雷憎蠖屈,岁月笑龙屠。
方术三年艾,河山两戒图。
乘槎天上事,商略到鸥凫。
聚散凭今夕,欢愁并一身。
与君宵对榻,三度两翻苹。
去国桃千树,忧时突再薪。
不辞京日月,肝胆醉轮囷。
试看:“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与君宵对榻,三度两翻苹”;“乘槎天上事,商略到鸥凫”。国势沉沦,外侮日亟,两位肝胆相照、报国无门的挚友,忧愤在胸,百感交集,相见之时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两人终宵对榻,倾心交谈;最后,林则徐把自己在广东抗击英国侵略者时组织人力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赠送给魏源,郑重地嘱咐魏源编纂《海国图志》,以唤醒国人,放开眼界,了解世界,挽救民族危亡。魏源不负同志所托,根据林则徐提供的资料,“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又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2),辛勤编纂,于1842年“夷艘出江甫逾三月”的时候,就将《海国图志》的五十卷本刊刻问世了。尽管曾有学者对《海国图志》的版权及林、魏关系问题提出极其有力地质疑(3),但我们仍认为,《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着作,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对于满清政府的昏庸愚味、觍颜媚敌的倒行逆施更是一种有力的鞭挞。尤其是其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无疑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书其说,对中国后来的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均有深刻影响,日本的明治维新所受影响亦非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
道光二十三年秋,魏源自扬州赴南京,途经镇江,游金、焦二山,有感而赋《金焦行》。一年前(即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的镇江江面上,曾经肖过一场激战:英国侵略者的战舰侵镇江而犯南京,镇江军民裕血奋战,但终于失利,镇江沦入敌手。英军更由镇江而上,直攻南京,迫使清廷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魏源登金、焦二山,观大江、忆往事,心潮激荡,难以平抑:“登金焦,望海潮,海门荡荡无夷舰;登金焦,望北固,万家烟火知何处?我有苍茫万古哀,酒酣走上妙高台,江左夷吾安在哉!”“我来醉数六朝山,残滕苍茫落照间”。诗人面对滔滔江水而想起历史上那些曾作出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像夺台澎的郑成功、驱岛寇的梁化风等等,情不自禁地发问:“若言江左少人物,前朝何故多英雄?若言长江费关锁,何故先朝发龙舸?”面对内优外患的社会现实,想到英寇悍然攻入我国土,迫使涛廷订立城下之盟的耻辱,诗人万分悲愤:“舟山定山纵绝地,镇海镇江复何有?”“江天高处悬御书,父老流泪先皇年!”国人们呵,在血与火中觉醒吧、奋起吧,不能再听任外寇凌辱了。诗人正是以这种悲壮的声调,倾诉胸臆,呼唤国人。
道光二十五年,魏源补行殿试,中乙已恩科三甲九十三名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六月至江苏,曾僭同年陈世镕游镇江,登茅山,访道教胜地。世镕曾作《僭魏默深同年源游茅山》一首以记其事(4)。
《金山次借庵韵》二首和《金山偶题》一首,都作于道光二十七年。这一年,魏源游澳门、香港,观“西洋市埠”,听“夷女洋琴歌”,(5)与西欧人士略有交游,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港、澳作了粗略的考察,大有“扩我奇怀,醒我尘梦”之感慨(6)。如果说此前的魏源,主要是通过林则徐交付给他的《四洲志》等资料,从文面上来来了解世界,那末,这次港澳之游,实际的接触和考察,进一步增长了魏源的世界知识。他由此而对祖国更加热爱,更加盼望着祖国能早日富强起来。自港澳而北归途中,他历游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七省,往返八千里,经时半年,沿途作诗记其胜。《金山次借庵韵》、《金山偶题》就是游镇江登金山时所作。这两题三首诗,均以白描手法描绘金山的秀丽景色,今录于下:
金山次借庵韵二首
其 一
江欲浮山去,云常渡水来。
长风吹海月,已上妙高台。
僧语峰头树,浦归隔浦桅。
夜深群动息,梦落雪涛滩。
其 二
脚底江淮海,三更荡月来。
环山半烟雾,带郭万楼台。
天地横空间,东南入槛桅。
妙香听煮茗,中泠雪花滩。
金山偶题
江心有地似楼台,收得烟云四面开。
底事承平无水战,涛声犹惧海艘来。
诗人在这如画的胜境中,登妙高台上而览江色,汲中泠泉水而煮香茗。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觊觎!我们吟咏这两题三首诗,完全能够体会到诗人当时对祖国锦绣河山的锺爱之情。
魏源是位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包括本文介绍的他在镇江所作的这几首诗,充分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它历久常新,永放光芒。一百四十年前的魏源,曾高扬这旗帜,预言中国定会出现“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的局面;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十亿中国人民的艰辛努力,魏源的预言已经或将要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高度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释]
(1)《魏源集》第741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上书第207页。
(3)请详参朱维铮教授《魏源:尘梦醒否?》,见朱氏《音调未定的徒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见陈氏《求志居集》卷十三。
(5)《魏源集》第739页。
(6)上书第740页。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