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异好簋铭文补释
陈治军
曹锦炎先生《异好簋铭文小考》一文。[1]介绍了新见流散的一件西周青铜簋,其文多有新意,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2]
吴镇烽先生在其文中提供了该簋器形和铭文照片。该器通高17、口径22.5釐米。内底铸有铭文。器侈口方唇,深腹圜底,下腹收敛,高圈足,颈部有四个神兽形饰,腹部饰对称的夔龙纹,颈及圈足饰虺纹。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图一 <异好簋>器形照片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图二《异好簋》铭文照片之一 图三《异好簋》铭文照片之二
该器铭文辞例与常见的商周青铜器铭文略有不同。从《异好簋》器型和纹饰上看,应是周初的器物。铭文内容颇有意义,似是记录了一次周王的远涉。
下面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参以己意隶定铭文如次:
非曰异好:我唯曰:
若我王涉,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事作
器,无逢多为它。”
好小子其肇作器,廼
必兴还。异好自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非曰异好
“非”,是人名。下面是“非”对“异好”说的一段话。“非”的具体身份不详,应该是此次周王巡视中比较重要的一位人物。
我唯曰
“我”,曹锦炎先生以为是人名。[3]董珊先生认为“应该是第一人称複数代词,意思是“我们”,兼有主格和领格两类用法。”[4]
“我唯曰”即“我曰”。
若我王涉,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事作器
涉,本意为徒行渡水,见于《说文》。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字见于金文。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父丁鼎》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作册大鼎》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矢方鼎》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令簋》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孟簋》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金文中其意常同“休”[5],“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事”,即美事。
“若我王涉,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事作器”是假设句。是说王若渡水,则是美事而作器。
无逢多为它
《说文》:“逢,遇也。”吴镇烽先生认为这里“引申为迎合、讨好。”[6]“无逢多为它”这里似乎用其原意更为恰当。“无逢”即“不遇”。《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扬子·法言》“适尧舜文王为正道,非尧舜文王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我们知道“它”在古文字中多有不可言明的祸害之意。这里“为它”当指“祸害”、“灾祟”不详之事。“无逢多为它”是说如果没有遇见周王可能就是周王遇到什么祸害了。
那么周王“涉而不遇”会遇到什么不详的事情呢?这不由的使我们联想到《左传·僖公四年》所言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史记·周世家》:“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正义》引《帝王世纪》云: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长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讳之。
《竹书纪年》记录了周昭王的三次南征:
第一次《纪年》曰:“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第二次《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第三次《纪年》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史墙盘》(集成10175)铭文也记载了昭王南征之事。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所着录《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驭簋》:“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驭从王南征,伐荆楚。”《过伯簋》:“过白(伯)从王伐反荆。”《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鼎》“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从王伐荆。”均是昭王南征之器。[7]字体风格也与本器相同。此器“无逢多为它”看来是预言昭王涉汉水而不返之事。
异好小子其肇作器
其,同“基”。《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其、肇义同。
廼必兴还
廼,乃也《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兴,起也。这里说昭王一定会起身而还。
异好自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

自,从也。
陈治军:异好簋铭文补释,此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传》:“自,从也。”“自兹”即“从此”,“异好自兹”是说异好也是这样想的,意思是昭王一定会回来。
文章草成,不足处请大家指正。
2015年12月24日平安夜



[1]曹锦炎:《异好簋铭文小考》,《饶宗颐先生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2]吴镇烽:《异好簋铭文小考》补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91
董珊:《异好簋铭小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95
[3]曹锦炎:《异好簋铭文小考》,《饶宗颐先生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4]董珊:《异好簋铭小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95
[5] 容庚:《金文篇》,中华书局,1985年,536页。
[6]吴镇烽:《异好簋铭文小考》补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91
[7]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1999年,考释页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