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
张崇礼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分甲、乙两本,内容基本相同。文中范戊以“白玉三回”为喻,对楚昭王进行讽谏。整理者濮茅左先生做了很好的释文,[1]资料公布后,又有众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但有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对简文后半部份的理解上,存在许多分歧。本文拟就简文内容再做一些解释和疏通。凡是我们认同的意见,直接引用,并随文出注。为避免繁琐,对各家意见,不再详细徵引,仅作为参考资料附于文末。
范戊曰:“君王有白玉三回而不戋,命爲君王戋之,敢告于视日。”[一]王乃出而【1】见之。王曰:“范乘,吾倝有白玉三回而不戋哉?”范乘曰:“楚邦之中有飤【2】田五贞,竽丽衡于前。君王有楚,不听鼓钟之声,此其一回也。[二]珪玉之君,百【3】贞之主,宫妾以十百数。君王有楚,侯子三人,一人杜门而不出,此其二回也。[三]州徒【4】之乐,而天下莫不语,先王之所以爲目观也。君王龙其祭而不爲其乐,【5】此其三回也[四]。先王爲此,人谓之安邦,谓之利民。今君王尽去耳【6】目之欲,人以君王为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以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五]民有不能也,鬼无不能也,民乍而使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7】之,君王虽不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年,可也[六]。戊行年七十矣,言不敢睪身,君人者何必焉哉![七]桀、【8】纣、幽、厉,戮死于人手,先君灵王乾溪云薾。君人者何必焉哉!”【9】[八]
[一]回,濮茅左先生以爲作量词,义同“块”。
“回”可径读为“块”。回,匣母微部;块,溪母微部。声为一系,韵部相同,且同样从鬼得声的槐、瑰等字亦读匣母。
戋,即残字,当训为切削、雕凿。唐·慧苑《华严经音义·入法界品之十三》:“残,《仓颉篇》曰:‘残,切也。”《庄子·马蹄》:“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成玄英疏:“不残,未雕也。”
《说文》:“凷,墣也。块,凷或从鬼。”《国语·晋语四》:“(重耳)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以与之。”韦昭注:“块,墣也。”璞者,墣也,璞玉未残,故谓之块。后文之“回”、“戋”亦当作如是解。
“命”,臣对君之命,可训为“请求”。[2]
[二] 倝,读为“焉”,疑问代词。[3]
贞,我们曾读为“畛”,以为“畛”古代用于计量田地。并引《战国策·楚策一》:“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为证,认为“食田五贞”和“食田六百畛”语例正合。[4]现在上博九出版,其《邦人不称》篇简11曰:“宁祸,赏之以西广田百贞。”之,指代叶公子高,与《战国策·楚策一》对读,知我们读“贞”为“畛”不误。
丽,“丽”字古文,“竽丽”读为“竽篪”。[5]
[三]侯子,美丽的女子,指姬妾。《诗·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释文》引韩《诗》云:“侯,美也。”[6]
[四]州徒之乐,“州”,古代民户编制。“徒”,徒众。“州徒之乐”之乐即民间乐舞、世俗乐舞。
关于“州徒之乐”,学者讨论较多,主要是考虑到和下文“君王龙(恭)其祭而不爲其乐”的内在联繫。古时祭祀要用典正的雅乐,世俗乐舞,虽受普通民众喜爱,但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楚昭王“恭其祭而不爲其乐”。
语,当读为“娱”。[7]
龙,当读为“恭”,敬也。上博简《缁衣》简13:“龙以莅之,则民有逊心。”龙即用作恭。龙,学者多读为隆,然楚文字未见龙用为隆者,且从简文看,楚昭王崇尚节俭,读为隆,训为丰、盛,亦与文意不合。
[五]此,亦即满足“耳目声色”之欲的娱乐,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三点:声、色、目观。[8]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读为“忤”,[9]违逆。此字又见于郭店简《尊德义》简24:“爲邦而不以礼,犹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之亡策也。”陈剑先生读爲“御”。[10]《新书·耳痺》:“天下服而无御,四境静而无虞。”俞樾《平议》:“御与啎声近而得通……天下服而无啎者,天下服而无逆也。”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读为“敖”,《广雅·释言》:“敖,妄也。”“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及其声符“嚣”字,楚文字中常用爲“连敖”、“莫敖”之“敖”。
[六]乍,读为“诅”,义为“诅祝”,即请求鬼神加祸于人。[11]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右上笔划为“乙”,而古文字隹鸟二旁义近通用,则“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右旁为“鳦”字。[12]“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从乙得声,可读为“殪”。乙壹同属影母质部,例可通用。殪,灭也。《说文》:“殪,死也。”《尔雅·释诂下》:“殪,死也。”《尚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左传·宣公六年》:“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杜预注:“殪,尽也。”《左传》文与简文语境犹近。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从“亡”声,“长”字异写。长年,长寿。濮茅左先生以为:“‘长’,《古文四声韵》引《汗简》作‘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引《古老子》作‘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所引字形与本简同。”高佑仁先生联繫郭店简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字,释为“望”。[13]二说皆可谓有据,然揆诸文意,当以释长为是。
[七]言,犹“然”也,为转语之词。[14]
睪,读为“殬”。《说文》:“殬,败也。”
[八]云薾,读为“云尔”。[15]句末语气词。“灵王”之事,对话双方皆知,又不方便明言,故“云尔”以示委婉。
简文的前半部份,范戊以三块白玉为喻,描述了楚昭王三个所谓的美德。接着对其进行剖析:“先王爲此,人谓之安邦,谓之利民。今君王尽去耳目之欲,人以君王为忤以敖。”指出昭王禁欲的作法,违背了先王之道,违反了民情,必然招致百姓的反对。
简文其余部份,都是在讲昭王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民有不能也,鬼无不能也,民诅而使殪之,君王虽不长年,可也。”人民有做不到的,可是鬼神没有做不到的,人民会请求鬼神,让鬼神灭掉你。所以君王你即使不长寿,也是应该的。这里范戊不说人民会起来反抗,从而推翻昭王的统治,是君权神授思想的反应。“戊行年七十矣,言不敢殬身,君人者何必焉哉!”我范戊活到七十岁了,都不敢自毁其身,作君主的何必这样呢!这是从反面对比,告诫昭王不要自取灭亡。“桀、纣、幽、厉,戮死于人手,先君灵王乾溪云尔,君人者何必焉哉!”这是从正面类比,告诫昭王不要象这些前代的暴君那样,由于遭到人民的反对而身死人手。
关于本篇的主旨,杨坤先生以为“乃谏其从墨之弊也”。[16]米雁先生认为:“‘尽去耳目之欲’的楚王,正是荀子所批评的‘忍情性’、‘无礼节用’的治国者。楚王如此‘弊于一曲而闇于大理’很可能导致民怨,进而引发政治动荡。”[17]这都是非常正确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陈伟:《<君人者何必安哉>初读》,简帛网,2008年12月31日。
2.陈伟:《<君人者何必安哉>再读》,简帛网,2009年2月6日。
3.陈伟:《读<君人者何必安哉>札记》,《新出楚简研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亦见《简帛研究》2007,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4.大西克也:《<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有白玉三回而不戋”及“州徒”》,《先秦两汉学术》。
5.凡国栋:《<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简4“州徒之乐”小识》,简帛网,2009年1月3日。
6.凡国栋:《上博七校读杂记》,简帛网,2009年1月8日。
7.顾莉丹:略谈《<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之“侯子”》,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7日。
8.何家兴:《说“
历史-张崇礼: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笺释”及其相关诸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4日。
9.何有祖:《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读》,简帛网,2008年12月31日。
10.黄人二:《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试释》,《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6期。
11.李天虹:《<君人者何必安哉>补说》,《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215-220页。
12.李咏健:《<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龙”字试释》,简帛网,2011年7月14日。
13.李咏健:《<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州徒之乐”考》,《清华中文学报》,第八期(2012年12月),135-154页。
14.林文华:《<君人者何必安哉>“州徒之乐”考》,简帛网,2009年1月18日。
15.林文华:《<君人者何必安哉>“言不敢睪身”考》,简帛网,2009年1月20日。
16.罗小华:《<郑子家丧>、<君人者何必安哉>选释三则》,简帛网, 2008年12月31日。
17.刘刚:《读简杂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5日。
18.刘信芳:《竹书<君人者何必安哉>试说(之二)》,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6日。
19.单育辰:《佔毕随录之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日。
20.单育辰:《佔毕随录之八》,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3日。
21.单育辰:《<君人者何必安哉>的再研究》,《学灯》第25期,2013年1月8日。
22.沈之杰:《读<上博七·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记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01月2日。
23.沈之杰:《读<上博七·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记一则》(补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01月2日。
24.史德新:《<君人者何必安哉>补说》,简帛网,2009年6月7日。
25.史杰鹏:《由<君人者何必安哉>中的“云薾”谈<说文>中的“殄”和“化”》,简帛网,2009年5月30日。
26.宋华强:《<君人者何必安哉>“州徒之乐”试解》,简帛网,2009年6月19日。
27.苏建洲:《也说<君人者何必安哉> “先君霝王乾溪云㐭(从艹)”》,简帛网,2009年1月10日。
28.苏建洲:《 <君人者何必安哉> 简1“命”字词意补说》,简帛网,2009年2月7日。
29.田河:《<君人者何必安哉>补议》,《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2-36页。
30.王继如:《“有白玉三回而不戋”臆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14日。
31.颜世铉:《上博竹书<君人者何必安哉>“君王有白玉三回而不戋”试解》,简帛网,2011年12月23日。
32.杨泽生:《<上博七>补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14日。
33.伊强:《<君人者何必安哉>劄记一则》,简帛网,2009年1月11日。
34.伊强:《<君人者何必安哉>“民乍而思谁之”试解》,简帛网,2009年2月3日。
35.张崇礼:《<君人者何必安哉>释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3日。
36.张新俊:《“人以君王为所以嚣”别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8日。
37.赵平安:《谈“瑟”的一个变体》,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12日。
38.赵思木:《读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劄记》,简帛网,2009年1月7日。
39.鈡易翚:《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劄记》, 简帛网,2009年1月6日。
注释: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图版甲本53-61页,乙本65-73页;濮茅左先生释文考释甲本191-208页,乙本209-213页。下文所引濮茅左先生意见,皆出于此书。
[2] 刘信芳:《竹书<君人者何必安哉>试说(之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1月5日。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读》,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1日。
[4] 张崇礼:《上博七字词考释三则》,《江汉考古》,2012年第4期,114-117页。
[5] 锺馨:《白于蓝教授来我中心作讲座》,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6月26日。
[6] 周凤五:《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新探》,《台大中文学报》,第三十期,2009年6月,60页。
[7] 董珊:《读<上博七>杂记(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1日。
[8] 同上注。
[9] 苏建洲:《也说〈君人者何必安哉〉“人以君王为所以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0日。
[10] 陈剑:《郭店简〈尊德义〉和〈成之闻之〉的简背数字与其简序关係的考察》,《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217页。
[11] 孟蓬生:《<君人者何必安哉>賸义掇拾》,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4日。
[12] 苏建洲:《<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记一则》,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日。
[13] 高佑仁:《也谈<君人者何必安哉>的“望”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5日。
[14]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俞敏监修,谢纪锋编纂:《虚词诂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277页。
[15] 季旭昇:《上博七刍议》,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日。
[16] 杨坤:《跋<君人者何必安哉>》,简帛网,2011年7月1日。
[17] 米雁:《上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综合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