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

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


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
萧旭
靖江广电台
尹湾汉简《神乌傅(赋)》的释文,最先公布于《文物》1996年第8期《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滕昭宗执笔);中华书局1997年版的《尹湾汉墓简牍》,亦收录了《神乌傅(赋)》的释文。虞万里1997年发表《尹湾汉简〈神乌傅〉笺释》[1],裘锡圭1997年发表《神乌傅(赋)初探》[2],虞、裘二先生据图版对释文作了修订,并作了注释。《简牍》的整理者之一刘洪石2005年又重新发表《神乌傅(赋)》的释文,并作了简注[3]。张显成、周群丽于2011年出版《尹湾汉墓简牍校理》[4],于此赋的校理未见新说,係採撮众说而成,而不加说明,仅于书末附一《主要参考文献》。周凤五、扬之水、周宝宏、万光治、罗国威、臧正一、吴又辛、王志平、许全胜、刘乐贤、王继如、李零、蹤凡、刘丽娟、王思豪各有专文订补[5]。这裏依据裘锡圭先生的释文,作校补。
(1)惟岁三月,春气始阳,众鸟皆昌,执(蛰)虫坊皇(彷徨)
虞万里曰:坊皇,即方皇、仿偟、彷徨,不自安貌。盖春气既发,伏蛰之虫皆不能自安而蠢蠢欲动也。
裘锡圭曰:昌,兴盛。
周宝宏曰:昌,此指鸟在春暖之时开始活跃。
李零曰:昌,读唱。
罗国威曰:《荀子·礼论篇》:“万物以昌。”杨倞注:“昌,谓各遂其生也。”
刘洪石曰:昌,作启蛰讲。
按:虞说“坊皇”即“方皇”、“仿偟”、“彷徨”,皆是也。字亦作“徬徨”、“傍偟”、“傍徨 ”、“旁皇”、“㥬惶”、“房皇”、“旁遑”、“旁徨”、“傍皇”等形[6]。有二义,或指内心不安,故从“心”旁;或指行步不正,故从“彳”旁;二义相因,语源一也。虞氏释为“不自安貌”,是指其内心活动,或有不当。今谓当释为“徘徊”,指行动而言。《荀子·礼论》:“方皇周挟。”《史记·礼书》作“房皇”。杨倞注:“方皇,读为彷徨,犹徘徊也。”《索隐》:“房音旁,旁皇,犹徘徊也。”昌,读为𨄚(蹡),《说文》:“𨄚,行貌。”《广雅》:“蹡蹡,走也。”字亦借跄为之,《集韵》:“蹡、跄,走也,或从仓。”《书·益稷》:“鸟兽跄跄。”《法言·问明》:“凤鸟跄跄,匪尧之庭。”《汉书·扬雄传》《羽猎赋》:“秋秋跄跄,入西园,切神光。”颜师古注:“秋秋跄跄,腾骧之貌。”《文选·羽猎赋》李善注:“跄跄,行貌。”晋·阮修《大鹏赞》:“跄跄大鹏,诞自北溟。”赋文“昌”与“坊皇”对举成文,皆就其行动而言,用的拟人手法。言春气既发,众鸟皆踉跄急走,蛰虫都彷徨徐行。
(2)高树纶棍(轮囷),支(枝)格相连
虞万里曰:《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左思《吴都赋》:“轮囷虬蟠。”枚乘《七发》:“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新论·因显》:“夫樟木盘根鈎枝,瘿节蠧皮,轮箘拥肿。”纶棍、轮囷、轮菌、轮箘声近义同,皆树枝盘屈之义。支格,即枝格,长枝条。
裘锡圭曰:纶棍,以音近读为“轮囷”,高大貌。《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注:“轮,轮囷,言高大。”枝格,伸出的枝条。
李零括注“纶棍”为“轮囷”。
周宝宏曰:纶棍,当是形容树木高大茂密的叠韵连绵词。格,树木的枝条。
罗国威曰:“纶棍”当是“轮囷”之假借。“支格”即“枝格”,树枝也。
扬之水引朱新华曰:纶棍,疑即“轮囷”。
万光治曰:棍,木枝。格,支架。支格,谓以木条为乌巢的支架。
按:《吴都赋》作“轮菌”,《新论》作“轮囷”,虞引失检。诸家谓“纶棍”即“轮囷”、“轮菌”音转,是也,但其义既不是“树枝盘屈”(下句“枝格相连”才写树枝),也不是“高大貌”,简文是形容树根蟠结成团之貌。邹阳《狱中上书》,“轮囷”描写根柢,张晏注:“轮囷离奇,委曲盘戾也。”《文选·七发》李善注:“郁结,隆高之貌也。”“轮菌”与“郁结”义相因。《新论》“轮箘”与“拥肿”义亦相因。其同源词或作“碖碅”、“崘𡸙”、“耣𦓾”,《集韵》:“碖,碖碅,石落貌。”又“崘,崘𡸙,山貌。”又“𦓾,耣𦓾,束也。”倒言亦作“硱碖”,《广韵》:“硱,硱碖,石落貌。”音转又作“昆侖”、“崐侖”、“崑崘”、“混沦”、“浑沦”等形[7]。“枝格”为枝条,《说文》作“枝𠲱”,云:“𠲱,枝𠲱也。”
(3)未得远去,道与相遇
按:未得,犹言未曾[8]。
(4)止(趾)行(胻)
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腊,毛羽随(堕)落
虞万里上句录作“己行胱腊”,曰:行,乃“形”之假借。胱,疑此乃“𦢎”字。《集韵》:“𦢎,肿貌。”又“䐵,病肿。”腊,通“皵”,皮肤乾燥皴裂。随,堕也。
裘锡圭曰:胻,即胫,小腿。腊,皴裂。校按:“腊”上一字初稿释“胱”,可能是对的。虞文疑即“𦢎”或“䐵”,训为“肿”,似可从。
万光治改“已”作“巳”,曰:巳,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胱,疑为“光”的借字。腊,晒乾。
罗国威曰:行,犹为也。胱,当作“膀”,胁也。腊,干肉,此处借指干鸟翅。已行胱腊,言翅与胁几成干肉矣。
刘洪石上句录作“已行胱腊”,曰:据原文“止”为“已”,“行”为“行”,“胱腊”很清楚。
刘丽娟谓据图版,字当释“已”,曰:已行,已经经历。“胱”是“光”的增旁俗体字。光,炙烤的意思。腊,本义为干肉,此处引申为“皮肤因太阳的强光照耀,晒得不润泽、粗糙、皴裂,甚至身体都快变成了干肉”。
按:读随为堕,是也,毛髮脱落义之专字作“鬌”,《说文》:“鬌,髮堕也。”当作“己行”,读为“其形”。古籍“己”、“其”相通用之例甚多[9]。“胱腊”即“光昔”增旁俗字,读为“光索”,《易·震》:“震索索。”马王堆帛书本作“昔昔”。索,尽也,空也,亦光也。光索,无毛貌,今吴语谓之“光毣秃”[10]。以言其形体光索索,故增偏旁“肉”以见义。“光索”与下句“毛羽堕落”相应。
(5)子不作身,但行盗人,唯(虽)就宫持,岂不怠哉
虞万里曰:“唯”即“虽”字。句谓:子不以身亲作,但盗他人之材,虽筑成房舍,岂不怠惰哉!
裘锡圭曰:作身,犹言身作,亲自劳作。
罗国威曰:《尔雅》:“怠,嬾也。”
李零括注“唯”为“虽”,“持”为“埘”,“怠”为“殆”。
万光治曰:唯,“难”的误字。怠,殆。
按:“宫持”承上文而言,是神乌的房舍,而不是盗鸟的房舍。“唯”当读如字,犹言只是、只管。就,即也,近也。句谓:你不亲自到草丛中採取材料,只管从别人房舍盗获,岂不懒惰吗!
(6)夫惑知反(返),失路不远,悔过迁臧,至今不晚
虞万里“悔”录作“晦”,曰:晦过即悔过。臧,善也。
裘锡圭曰:迁臧,犹言迁善。
王志平曰:《鲁连子》:“惑者知反,迷道不远。”马王堆帛书《称》:“惑而极(亟)反(返),囗道不远。”《魏书·高谦之传》:“谚云:‘迷而知反,得道不远。’”晋·桓玄《与远法师书》:“迷而知反,去道不远。”
按:此古成语。《楚辞·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王志平所引《鲁连子》,未检得出处,惟《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有“臣闻……惑者知返,迷道不远”。《三国志·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书》:“然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文选·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7)绝繫有余,纨树欋梀
虞万里“欋”录作“櫂”,曰:绝,草书亦似“纪”字。“绝(纪)繫”谓解理繫缚也。“有余”谓良久。有,语助也。纨,疑字通作“刓”,削也。纨树谓以爪剜削树枝。櫂,通“擢”,拔也。《说文》:“梀,短椽。”擢梀谓拔取短木条。
裘锡圭曰:绝繫有余,疑谓“贼”所加于雌鸟的“繫”虽已断绝,但捆在雌鸟身上的那段“繫”仍未脱落。“纨”字疑当读为“环”。欋梀,疑其义与音近之“跼躅”相似。雌鸟由于身上有“繫”又受过伤,所以只能绕树“欋梀”。
罗国威曰:《说文》:“纨,素也。”《尔雅》:“梢,梢櫂。”郭注:“谓木无枝柯,梢櫂长而杀者。”《说文》:“梀,短椽。”
周宝宏曰:《玉篇》:“纨,结也。”櫂,当通作“䌦”,也应是结之义。梀,短椽。
蹤凡曰:周说甚是,今日苏北方言犹称打绳结为“纨绳疙瘩”,“纨”通“绾”,缠绕也。“纨树”谓绳索缠绕在树上。
王志平曰:纨,此处疑读为绾。《汉书·周勃传》颜师古注:“绾,谓引结其组。”欋梀,疑当读为“拘束”。(刘洪石袭其说。)
万光治曰:纨,“绕”的误字。櫂梀,“惧悚”的误字。
吴又辛曰:“欋梀”当即“欋疏”,《太玄·进》:“进以欋疏,或杖之扶。”范望注:“欋疏,附离也。”“附离”即“依附”之义。“欋梀”究为何义,尚可进一步研究。
按:绝繫有余,裘说是也。“余”谓残余、残留。纨,疑读为捖,《广韵》:“捖,揳刮,摩也。”字亦作抏,《广韵》:“抏,挫也。”欋梀,读为“惧悚”。言雌鸟挣脱束缚,得以逃归,但所繫的绳索还有残留,因而在树上刮摩,心裏很是惊恐。吴又辛引《太玄》“欋疏”不确,“欋疏”同“渠疏”,也称作“渠挐”、“淭𣖹”,指四齿杷。“欋疏”谓以欋器(四齿杷)疏散土块,以其功用而名之也[11]。范望注非也。
(8)遂缚两翼,投其汙则,支体折伤,卒以死亡
虞万里曰:汙,积水不流之小漥坑。“则”即“侧”。支体,即“肢体”。
裘锡圭曰:缚两翼,当指收束两翼。汙则,疑读为“汙厕”,指厕所一类地方。
周宝宏曰:则,应读为测。
李零括注“则”为“厕”,录“其”为“于”,“体”为“躬”。
万光治曰:汙,疑作“樊”。汙则,樊厕。又“汙”与“污”同,亦通。
扬之水曰:“则”与“侧”通。(王志平从其说。)
按:汙,读为宇。《说文》:“宇,屋边也。”汙则,即“宇侧”,屋侧也。屋檐谓之宇,《淮南子·览冥》高诱注:“宇,屋檐也。”屋窗亦谓之宇,俗字作穻,又作䢓,《玉篇》:“穻,穻牖也。”又“䢓,䆫䢓也。”《集韵》:“穻,牖也。”又“䢓,䆫也。”所指虽不同,而语源一也。《广韵》:“䢓,䆫䢓,牀也。”“牀”字各本皆有,当是“牖”误文。赵少咸曰:“《玉篇》、《集韵》俱无‘牀’字,此与《玉篇》,恐俱作‘䢓䆫’也。”[12]犹未悟“牀”为误字也。
(9)诚写悬(?)以意傅(赋)之
虞万里“悬”录作“愚”,曰:七字,疑脱一字。
裘锡圭曰:“写悬”之意待考。
罗国威曰:此句当作“诚写愚意以傅之”,文意方顺。
周凤五以上句“
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属下,读为“赉诚写愚”。
万光治以上句“
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属下,曰:
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诚写愚,疑为“才诚泻愚”。
李零连上句,括注为“穷(惸)通(痛)其
王志平-萧旭: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校补(灾)诚(成)写(泻)悬(宣)”,曰:指哀其不幸,情不能已,终宣洩之。
蹤凡释“写”下之字为“遇”,曰:“诚”谓真实,“遇”指遭遇。
刘丽娟谓据图版,字当释“愚”,读为“遇”,遭遇。
朱晓海曰:“诚”当读为“请”,“写”训“效”,仿效之效。“悬”殆即三《礼》中惯言宫县、轩县等乐制的“县”,甚或应径读作“絃”,则这句话是在说:以那对乌鸟故事创作的乐曲在先,知音识情者本乎曲旨,依循乐声节奏,以文字“傅”会道破在后[13]。
按:朱晓海说不知所云。虞说脱一字是也。“诚”上疑脱“输”字,与“写”同义对举。《书·盘庚下》孔传:“布心腹,言输诚于百官以告志。”“写”同“泻”。愚,指愚情,是谦虚的说法。“输诚写愚”下当点开,四字为句,言抒发内心的真诚。



[1]虞万里《尹湾汉简〈神乌傅〉笺释》,收入《训诂论丛》第3辑,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又收入《学术集林》第12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225页;又收入《榆枋斋学术论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625页。本文引用据《论集》。
[2]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又收入《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又收入《裘锡圭学术文集》卷2,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270页。本文引用据《文集》。
[3]刘洪石《西汉俗赋第一篇---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神乌傅〉浅析》,《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63--66页。
[4]张显成、周群丽《尹湾汉墓简牍校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45--165页。
[5]周凤五《新订尹湾汉简〈神乌赋〉释文》,第3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1996年版,第1—9页。扬之水《〈神乌赋〉谫论》,《中国文化》第14辑,1996年秋季号,第83--88页。周宝宏《汉简〈神乌傅〉整理和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第7--10页。万光治《尹湾汉简〈神乌赋〉研究》,《四川师範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63--72页。万光治《〈神乌赋〉释文补订》,收入《辞赋文学论集》,第4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69页。万氏二文其说全同。罗国威《尹湾汉简〈神乌赋〉订诂》,收入《学术集林》第16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83页。臧正一《尹湾汉简〈神乌赋〉研究》,台湾暨南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吴又辛《〈汉简《神乌傅》整理和研究〉读后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3期,第12--13页。王志平《〈神乌赋〉与汉代诗经学》,收入《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7页。王志平《〈神乌赋〉零笺》,《华学》第4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18--126页。许全胜《〈神乌赋〉琐议》,《古文字研究》第23辑,2002年出版,第175--179页。刘乐贤《尹湾汉简〈神乌赋〉“勒靳”试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第9--11页。王继如《〈神乌赋〉“随起击耳”试释》,《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3期,第102--104页。李零《尹湾汉简〈神乌赋〉》,收入《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51--355页。蹤凡《〈神乌赋〉集校集释》,台湾辅仁大学《先秦两汉学术》第6期,2006年出版。蹤凡《〈神乌赋〉语词考释的总结与思考》,《阴山学刊》2009年第5期,第36--40页。刘丽娟《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札记五则》,《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3辑,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33—339页。刘丽娟《尹湾汉简〈神乌傅(赋)〉释文考五则》,《乐山师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75--79页。刘丽娟《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文献学研究》,湖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王思豪《〈神乌傅(赋)〉用经、子文谫论》,《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第88--93页。其中,周凤五、臧正一的论文及蹤凡《〈神乌赋〉集校集释》未克获睹,谨此说明。
[6]参见萧旭《“狼抗”转语记》。
[7]参见萧旭《淮南子校补》。
[8]参见萧旭《古书虚词旁释》,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98页。
[9]参见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6页。
[10]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引《吴下方言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898页。又第1896页记音作“光六秃”、“光陆秃”。
[11]参见萧旭《古国名“渠搜”名义考》。
[12]赵少咸《广韵疏证》,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454页。
[13]朱晓海《论〈神乌傅〉及其相关问题》,台湾《清华学报》1998年第2期;又《简帛研究2001》,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页;又收入《汉赋史略新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