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孙刚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东周时期齐国文字中的“达”有如下几种形体: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镈 集成217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叔夷镈 集成285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陶文图录3.352.1
陶文中的“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最早由李家浩先生释出,他在考释《九店楚简》M56第30号简中的“达”时指出[1]:
“达”字原文作“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按包山楚墓竹简一一一号、一一二号有人名“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一一三号有人名“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一一九号有人名“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第二个字跟第一个字比较,唯“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旁中间一竖与其下二横相连。第三个字跟第一个字比较,唯“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旁下多一“口”。战国文字从“口”与不从“口”往往无别,本墓竹简的“丙”作“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即其例。因此,这三个字当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古文四声韵》卷五曷韵“达”字引《古老子》作“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与之十分相似,可见上引包山楚简文字都应当是古文“达”。本简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与包山竹简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的写法十分相似,唯“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旁下多一短横,他们显然是同一个字,也应当是古文“达”。本简日名之字,秦简《日书》甲、乙种楚除皆作“达”,也可以证明把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释为“达”是可信的。战国文字有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古陶文字徵》二三七页)、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古玺文编》四二五页)二字。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与上引《古老子》“达”相近,大概也是古文“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所从“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与上引包山楚墓竹简一一一号、一一二号“达”所从“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旁相似,党是一个从“疒” 从古文“达”省声的字。
后来公布的郭店简等材料,证明李家浩先生对“达”字的释读是完全正确的,现将相关材料徵引如下: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简119、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九店M56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郭店《老子甲》简8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语丛一》简60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穷达以时》简15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穷达以时》简11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简111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简113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语丛一》简61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五行》简43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简121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六德》简48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性自命出》简54
赵平安先生曾撰文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梳理,并把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镈、叔夷镈中的“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也释为“达”,赵先生的释读是完全正确的[2]。从目前所见到的文字材料来看,“达”从西周金文到战国、秦汉文字似乎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一条为“燕秦”系统,其文字演变一脉相承: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集成3787.2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玺彙1340 、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玺彙3948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睡虎地《日书》乙902
另一条,就是“齐楚”系统,上文所举齐、楚两系文字中的“达”与燕秦一系诸形体的确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我们认为“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与“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应该是异体关係,“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右下部所从与金文和战国陶文字中的“舌”极为相似:
舌: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舌方鼎 集成1220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艅舌盘 集成10035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盂鼎 集成2837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鼎 集成2704
絬: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陶录3.132.1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陶录3.133.1
其所从“舌”形的发展脉络如下: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盂鼎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鼎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镈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叔夷镈、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陶录3.133.1
“舌” 上古音属船母月部,“达”属定母月部,二者韵部相同,“船母”、“定母”二母同为舌音,这是二者可以相通的理论依据。《清华简·楚居》篇记载了“自季连开始到楚悼王共二十三位楚公、楚王的居处与迁徙”,简七有这样的一段内容[3]:
至宵嚣(敖)酓鹿自焚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徙)居宵。至武王酓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自宵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徙)居免。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简文作: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李家浩先生认为武王“酓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就是典籍所记载的“熊达”[4]:
“酓”下一字原文作从“奚”“䏦”声。“䏦”字见于郭店楚墓竹简《语从四》19号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周易》27号,皆用为“舌”,当是“舌”的异体。楚武王名“熊达”,传本《史记·楚世家》误作“熊通”,参看梁玉绳《史记志疑》第二册第1008页(中华书局2006年)。上古音“舌”属照组三等月部,“达”属端组月部,二字韵部相同,照组三等与端组相近,可以通用,如《仪礼·既夕礼》“设衣挞焉”,郑玄注:“今文‘挞’为‘铦’。”《说文》说“挞”从“达”声,“铦”从“舌”声,即其例子。……
通过李先生的论证我们可以知道,从“舌”得声的字是可以读为“达”的。我们再将 “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与“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相比较可以发现,彼此最主要的区别仅在于文字的右下部,据此我们认为齐系文字中的“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等形体是西周金文“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这种形体变形音化的结果(详参刘钊先生《古文字构形学》第七章[5]《古文字中的“变形音化”》),“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在演变过程中,其右下部改成了具有表音作用的“舌”字。
楚系文字中的“达”(如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简119、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郭店《老子甲》8,)一方面可能是由“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变来,如果将中间的两弯笔写得平直些,就会变成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另一方面,可能直接来源于下列楚文字中的“舌”: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上博五·姑5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上博五·姑7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上博三·周27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老子丙 7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语丛四 19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鄂君启节集成12113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清华一 楚居7
其演变的过程可与“言”相参照: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2.159→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包山2.157
在“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的基础上将两横笔写成斜笔就变成了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语丛一》简60),其变化过程可与“害”相比较: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上博一·孔7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上博一·孔10
《性自命出》简54(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之类的形体赵平安先生在《“达”字两系说—兼释甲骨文所谓“途”和齐金文中所谓“造”字》一文中指出所从的“月”为累加的声符,按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等按下部所从与“月”并不相同,明显是从“肉”,而战国时期楚文字中的“舌”也都是从“肉”的,这正好说明这类形体的“达”是从楚文字“舌”的。
综上,我们认为齐、楚两系文字中的“达”来源于西周金文,是将金文中的一部分部件改换成“舌”声而产生的异体,其文字演变如下: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简》87页[一〇〇]条,中华书局,2000年。
[2]赵平安:《“达”字两系说——兼释甲骨文所谓“途”和齐金文中所谓“造”字》,《中国文字》新廿七期51-63页,[台北]艺文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又载《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218-22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又载氏着《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77-89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81页,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0年12月。
[4]李家浩:《谈清华战国竹简《楚居》的“夷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及其他――兼谈包山楚简的“
文化-孙刚:试说战国文字中的“达”人”等》,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出土文献》(第二辑)57页,中西书局,2011年。
[5]刘钊:《古文字构形学》10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导师冯胜君先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