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陈民镇
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
清华简《楚居》涵摄了楚国先公时代与先王时代的许多重要信息,或证史册之不诬,或补文献之不逮,对研究楚先公传说与先王史迹有重大意义。然个中尚有诸多疑啎未得澄清,笔者不揣謭陋,就《楚居》相关问题略作讨论。文中多悬测之辞,祈蒙方家批评!
一、秉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楚居》简1、2云:“女曰比(妣)隹,秉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相。”“秉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相”四字,学界未有定谳。整理者指出,秉兹,秉慈爱之德。率,奉顺。相,品质。[1]孟蓬生先生认爲,“秉兹率相”卽“秉兹俊相”。[2]王宁先生读作“秉兹类相”,认爲类相也就是是善相。[3]宋华强先生读作“秉芷巡相”。[4]
谨按:以上诸家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笔者以爲,“秉”与“率”对举,二者义近,均有遵循义。若此说不误,“兹”与“相”亦当是同类事物,“秉兹”与“率相”均强调妣隹之德。愚意以爲,“秉兹率相”或可读作“秉慈率臧”。“兹”与“慈”通,并无疑义,楚简习见。[5]而“相”与“将”相通,均隶阳部,上博简《民之父母》“日逑月相”卽“日就月将”。《广雅·释诂一》云:“将,美也。”《诗经·豳风·破斧》曰:“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毛传云:“将,大也。”《破斧》中“将”可与后文的“嘉”、“休”对勘,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语,谓“将、臧声相近,‘亦孔之将’,犹言亦孔之臧耳”。按将、臧音近可通,均隶精纽阳部。上博简《孔子诗论》述及《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大车》,“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今本作“将”,其所从“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卽“臧”字。“臧”训美、善,《广雅·释诂一》亦认爲“将”有“美”义。将、臧音义均通。笔者以爲“秉兹率相”的“相”便读作“将”或“臧”,美、善之义,与“兹(慈)”对言。“秉”与“率”均训遵循,“秉慈率将(臧)”谓妣隹有美善之德。
笔者上述权且提供一种思路,供大家批评。另蒙程少轩先生见告,“慈”与“臧”对应不甚严密,“相”或可读作“祥”或“让”,“慈祥”或“慈让”对应更顺。
二、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赅亓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楚居》简3云:“丽不从行,渭(溃)自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以)楚。”整理者将“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此处的“赅”或可读作“改”,古音相近。《说文》云:“改,更也。”《离骚》王逸注亦云:“改,更也。”“改”有改易、更替之义。按“楚”係荆条,不能用以包扎。妣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生丽季时胁(肋骨)遭折断,巫咸以荆条替换妣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的肋骨,用以疗治妣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的伤情,“改”之谓也。根据《楚居》的叙述,妣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这一神奇的经历,成爲“楚”之称名的来源。
那么巫咸爲何会以荆条替换妣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的肋骨呢?这还得从先民的原始思维说起。按荆条与肋骨具有相似性,《楚居》叙及楚先公传说的部分具有神话色彩,以荆条替换肋骨是合乎先民“互渗律”的原始思维的。“互渗(participation)律”由列维-布留尔(Lévy-Bürhl.,1857~1937)提出,其学术理论见中译本《原始思维》一书,该书係列维-布留尔《低级社会中的智力机能》、《原始人的心灵》、《原始人的灵魂》三书的合併。根据列维-布留尔的理论,原始人的智力活动,由于是集体的智力活动,所以也有它自己特有的规律,而其第一个也是最一般的一个就是“互渗律”;在原始人中可以看到一种智力的习惯,卽通过存在物的神秘互渗使它们接近和联合起来,以至于把完全不同的事物看作是同一的事物;互渗律也是图腾信仰的基础。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理论影响深广,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正因爲荆条与肋骨存在相似性,它们得以互渗成爲先民眼中的同一事物。明乎此,便不难理解巫咸“改其胁以楚”了。



[1]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83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楚居>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3 ,2011年1月5日)一文下的评论。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楚居>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3 ,2011年1月5日)一文下的评论。
[4] 宋华强:《清华简<楚居>1—2号释读》,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91,2011年1月15日。
[5] 参见白于蓝编着:《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6]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84页。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楚居>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3 ,2011年1月5日。
[8]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84页。
[9] 宋华强:《清华简<楚居>“比隹”小议》,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93,2011年1月20日。
整理于2011年5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0867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693.html

以上是关于国学-陈民镇:读清华简《楚居》札记(二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