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

商业-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商业-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


《杜骗新书》是浙江人张应俞撰写的一部笔记小说。根据熊振骥所撰《叙江湖奇闻杜骗新书》,以及两则标明了发生年代的故事,可知此书撰成于万历末年[i]。此书旨在揭露形形色色的诈骗活动,共讲述了88个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根据传闻加工而成的,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此书长期未曾引起研究者注意,近10年来,书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经济史资料才受到有关学者重视,如足立启二教授曾对书中商业资料进行细致评析,黄霖教授曾结合书中故事揭示晚明世风,林丽月教授曾以书中故事为基础探讨晚明妇女生活,陈学文教授则对此书进行了全面评介[ii]。由于产生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晚明时代,此书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全书多数故事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商业活动,其中近一半故事的主人公为商人,从而勾勒出一幅斑驳陆离的晚明商业世界图景。本文拟对其中有关商业经营和商业风险的资料,略做梳理和分析。不妥之处,尚请教正。
一、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
《杜骗新书》里描写的商人,以行商居多,但各种行商在经营资金多少、贸易距离远近方面差别很大。其中经营规模最小的,是向居民兜售基本生活用品的流动小商贩。《哄婶成奸骗油肉》谈到,石氏、左氏妯娌向卖油者买了2斤油、向卖肉者买了4斤肉,但因家中无银,当时都未付款,约定过几日再来接银。很显然,卖油者和卖肉者就属于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一般都在固定范围内的村镇中走动。也有一些被称为“挑贩”的小商贩,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从事本小利微的贩运活动。如《明骗贩猪》提到,“福建建阳人邓招宝者,常以挑贩为生,一日贩小猪四只,往崇安、大安去卖”。邓招宝的贩运路程比前面提到的卖油者、卖肉者要远,但建阳与崇安相邻,大约也在数十里之内。
财本雄厚的商人多从事长途贩运,许多商人的贩运资本达数百两以至千两以上。《好赌反落人术中》谈到,福建人张鄂“有馀囊数百两,亦买纸往京卖”。《诈称公子盗商银》谈到,山东人陈栋,“同二仆带银一千馀两,复往长埂买布”。《傲气致讼伤财命》谈到,广东人魏邦材,富冠一省,“一日在湖州买丝一百担,转往本省去卖”。《炫耀衣妆启盗心》谈到,徽州人游天生,“尝同一仆徐丁携本银五百馀两,往建宁府买铁”。《盗商伙财反丧财》谈到,徽州休宁人张沛,“大贾也,财本数千两,在瓜州买棉花三百馀担”。《父寻子而自落嫖》谈到,“富人左东溪,止生一子少山,常带千金财本,往南京买卖”。从事长途贩运业务的中小商人,资本也有数十两以至百余两。如《盗商伙财反丧财》提到一个叫刘兴的小商人,是徽州歙县人,“乃孤苦茕民,一向出外肩挑买卖,十馀载未归家,苦积财本七十馀两”。《成锭假银换真银》谈到,泉州人孙滔,“带银百馀两,往南京买布”。《买铜物被艄谋死》谈到,凤阳临淮人罗四维,“带银一百馀两往松江买梭布,往福建建宁府卖”。《行李误挑往别船》谈到,江西进贤人陆梦麟,“往福建海澄县买胡椒十馀担,复往芜湖发卖”。《高抬重价反失利》谈到,云南西河人于定志,“买栀子往四川处卖,得银八十馀两”。长途贩运者大多数都是长期在外行走的职业商人,但也有偶尔出外行商者。如《诈封银以砖换去》提到的郝天广,本是福建建宁的大地主,只是因为本地米价太低,才临时运米到省城粜卖。
《杜骗新书》提到的行商,基本上都是个体经营,同本经营者较少。书中只有《青蛙露出谋娶情》一则故事提到同本经营的,讲得是徐州人陈彩,见邻居潘璘之妻美貌绝伦,“遂起不良心,邀璘同本往瓜州买棉花,发广州等处卖”,途中将潘璘害死,陈彩独自回乡后,“乃将所卖帐簿并财本,一一算明,交还璘之父母”。但是,在个体经营方式下,经营规模较大的行商,仅靠自己照管生意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商人便带家人同行,如《先寄银而后拐逃》谈到的通州商人苏广,就是“同一子贩松江梭布往福建卖”。但当时更为常见的方式,是带仆人同行。如前面提到的郝天广、陈栋、游天生、魏邦材、罗四维、陆梦麟,都有一二个仆人随行,仆人既可照料其生活,又可协助其经营。《带镜船中引谋害》还讲到这样一件事:章富人熊镐想外出旅游,假称出外经商,其兄劝阻说:“汝刚而无谋,莫思赚钱,还恐生祸。”熊镐说:“老仆满起有力多智,与我同去,何妨?”兄不能阻,熊镐遂带百馀金行。及游资将尽,买了一些小礼物乘船回乡,途中赖满起看破舵公的歹意,主仆二人才幸免于难。可见,一个有智慧、有经验的仆人,确能给主人以很大帮助。与商人同行的仆人,有的是像满起这样的家仆,也有的是商人临时雇来的。如《父寻子而自落嫖》谈到,左东溪欲往南京寻子,“思空行费盘缠,乃带三百金货物,雇仆施来同往京寻子”。很显然,施来是临时受雇于左东溪为仆。
为了降低经营中的危险性,当时商人还往往结伴同行。有的与朋友结伴,如《信僧哄惑几染祸》提到,徽州人丁达,“与友林泽往海澄买椒木,到临清等处发卖”。有的是乡族同行,如《好赌反落人术中》中谈到,闽人徐华胜买纸往京卖,张鄂亦买纸往京卖,“二人同县异乡,托处共店”,“鄂乃孤客,徐姓众多”。在这一事例中,徐华胜是与同族之人一同外出,张鄂则是一人独行,因系同县异乡,故路上一同行止。《冒州接着漂白鏪》谈到,福建安海人钱天广往山东冒州药王会卖布,卖完后,“检束行李,与乡里即雇骡车,直到临清,去买回头货物”,可见钱天广也是与乡里同行。乡里观念在当时的商人中间是普遍存在的,旅途中遇到同乡,虽素不相识,也很容易建立起密切关系。如《先寄银而后拐逃》谈到,通州商人苏广,途中遇到纪胜,“自称同府异县,乡语相同”,纪胜“途中认广为亲乡里,见广财本更多,乃以己银二拾馀两寄藏于苏广箱内”。《盗商伙财反丧财》中的徽州府休宁商人张沛,是财本数千两的大贾,遇到一向出外肩挑买卖的歙县小商人刘兴,“二人同府异县,沛一相见,乡语相同,认为梓里,意气相投,有如兄弟焉”。
在经营项目方面,有的行商固定经营某种货物。如《假马脱缎》提到的江西商人陈庆,就是以“贩马为生”的专门性商人。但绝大多数行商的贩运货物并不固定。《买铜物被艄谋死》谈到:凤阳府临淮县商人罗四维,“带银一百馀两往松江买梭布,往福建建宁府卖。复往崇安买笋,其年笋少价贵,即将银在此处买走乌铜物,并三夹杯盘诸项铜器,用竹箱盛贮,并行李装作三担”,准备运回家乡出售。《行李误挑往别船》也谈到:江西进贤人陆梦麟,“往福建海澄县买胡椒十馀担,复往芜湖发卖。有一客伙,将硼砂一担对换,馀者以银找之。次日,叫店家写舵公陈涯四船,直到建宁”。在当时,大多数行商都像罗四维、陆梦麟这样,根据行情变化相机置货,贩运的目的地和商品种类可以随时变化,经营方式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除行商外,《杜骗新书》也提到一些坐地经商的坐贾。有的坐贾在某地开设货栈从事贸易。《僧似伽蓝诈化疏》谈到,僧人若冰为了化得巨资,“前去大江边,有柴商财本巨万,若冰备干粮在身,直到柴排厅中,朗讽一经,结趺而坐”,最后柴商荆秀云施舍给天元寺现银五百两,并令出银五百两买置香灯田。这则故事所说的“柴排厅”,就是木材商的货栈。而大多数坐贾,是开设店铺购销货物的铺商。有的店铺经营种类单一,只购销一种商品。《乘闹明窃店中布》谈到,“吴胜理,徽州府休宁县人,在苏州府开铺,收买各样色布,揭行生意最大,四方买者极多,每日有几十两银交易”。《尼姑撒珠以诱奸》提到,白鉴“为王军门公干,差之上京,妻向氏在家开纸马店,常遣婢兰香接钱交易”。这两个店铺虽然规模相差很大,但都属于单一类店铺。也有的店铺经营种类多样,同时购销多种商品。《累算友财倾其家》谈到:“金从宇、洪起予,俱是应天府人。相隔一十馀店,皆开大京铺,各有资本千馀金。但从宇狡猾奸险,起予温良朴实。时常贩买京货,累相会席。”这种大京铺,就是购销京货的大杂货铺。
从《杜骗新书》有关故事看,当时铺商的经营方式都很简单,即便规模很大的店铺,往往也没有雇员。《诈称偷鹅脱青布》谈到,“有一大铺,布匹极多,交易丛杂,只自己一人看店”。《乘闹明窃店中布》提到吴胜理的布店,“外开铺面,里藏各货。一日,有几伙客人凑集买布,皆在内堂作帐对银。一棍乘其丛杂,亦在铺叫买布。胜理出与施礼,待茶毕,安顿外铺少坐,胜理复入内,与前客对银。其棍蓦其铺无守者,故近门边,诈拱揖相辞状,遂近铺边拿布一捆,拖在肩上,缓步行去”。《累算友财倾其家》提到,金从宇欲将洪起予开设的大京铺收归己有,便日招其饮酒,“起予果中其奸,日在醉乡,不事买卖。从宇虽日伴起予游饮,彼有弟济宇在店,凡事皆能代理。起予一向闲游,店中虚无人守。有客来店者,寻之不在,多往济宇铺买。由是金铺日盛,洪铺日替”。上述几家都是资本雄厚的大店铺,但经营者皆未雇人手,多由店主一人经营,只有金从宇有一弟做帮手。
在货物购销方面,有些行商,特别是本小利微的挑贩,大多直接与顾客交易。如《明骗贩猪》提到的挑贩邓招宝、《借他人屋脱客布》和《巷门口诈买脱布》提到的布贩,都直接向顾客卖货。但一般说来,从事大宗商品贩运的行商,到达目的地后,必须通过牙行交易,不可私自购销。《杜骗新书》中有不少关于商人投牙的记载。《狡牙脱纸以女偿》提到,福建大安人施守训运纸“往苏州卖,寓牙人翁滨二店”;《贫牙脱蜡还旧债》提到,四川人张霸,“买蜡百馀担,往福建建宁府丘店发卖”;《傲气致讼伤财命》提到,徽州人汪逢七,将自己货物“发落在牙人张春店内”;《盗商伙财反丧财》提到,徽州府休宁人张沛与歙县人刘兴,“棉花各买毕,同在福建省城陈四店卖”。常在江湖行走的商人,往往与某个牙商建立起固定联系。如《假马脱缎》提到江西人陈庆,“贩马为生,常在三山行走翁春店发卖”;《奸人婢致盗失银》提到宁城人李英,“常买夏布,往苏州阊门外,寓牙人陈四店”。如果客商对某家牙店不满,也可以另投他牙。《高抬重价反失利》谈到,云南商人于定志因嫌价低,怒责牙人,牙人辩曰:“公欲重价,凭公发别店卖之,何必怒焉?”当时只有个别集市不设牙人,商人可以自行交易。如《冒州接着漂白鏪》提到,山东冒州药王会“无牙折中,贸易二家自处”。此外,也有的大店铺自行买进卖出,不通过牙行,《乘闹明窃店中布》提到的吴胜理在苏州开设的大布店就是一例。
二、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风险
在晚明时代,只有经商才能向人们提供迅速致富的机会,因而有不少弃本逐末、弃儒就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但是,商业经营是一项风险性很高的事业,在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商业世界里,有些商人幸运地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也有许多商人终生奔波而所获甚微,流落异乡、甚至丢掉性命者亦不鲜见。《杜骗新书》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晚明商人所面临的种种风险。
晚明时代,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漂泊四方的商人,在旅途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危险。单独行走的商人,最容易成为窃贼和强盗的作案对象。《诈称公子盗商银》谈到,山东人陈栋同二仆带银一千两馀,往福建建阳贩买机布,途逢一棍,带有四仆,诈称福建分巡建南道公子,一路与陈栋同店,陈栋虽心存警戒,最后还是被其灌醉,财物悉被偷去。陈栋只是失了财物,还有商人丢了性命。《炫耀衣妆启盗心》谈到,徽州人游天生同一仆往建宁府买铁,乘船到建阳县,因欲往拜乡亲,开箱取衣物。艄公见其衣服鲜丽,所带用物俱美,晚上以陀陀花入酒,将游主仆迷倒,推入深潭,游被淹死。张应俞在按语中警告说:“大凡孤客搭船,切须提防贼艄谋害。昼宜略睡,夜方易醒。煮菜暖酒,尤防放毒。”《买铜物被艄谋死》也谈到,凤阳临淮人罗四维,同仆程三郎外出经商,在崇安购买铜货,准备回乡销售。途中艄公、水手见其行李甚重,疑是金银,半夜将其主仆杀死。张应俞于按语中亦特加提醒:“若带实银在身,须深藏严密。或带铜器铅锡等物,镇重类银,须明与说之,开与见之,以免其垂涎,方保安全。”
集体行走的商人,则须与同行者搞好关系,否则易遭算计。《傲气致讼伤财命》谈到,广东人魏邦材,富冠一省,为人骄傲非常,出外为商,无人可入其目。一日,在湖州买丝一百担,转往本省去卖。在杭州讨大船,共客商二十馀人同船。魏以财势压人,惹起众怒。徽州人汪逢七与众人商议,设下计谋。汪在船中与魏相殴数次,魏极受亏,到县告状,汪趁机将魏丝挑去一半,然后以猪血涂头,亦到县告状。魏见丝被般去,复告抢丝五十担。众商到县作证,均称未见搬丝,知县判断抢丝事系魏捏造。魏屡次上诉,均维持原判。魏馀丝俱用尽,又叫一兄来帮讼,所带五百馀两银亦多用去。魏因气发疽,数月而死。张应俞因此感叹说:“为商者,寄寡亲之境,群异乡之人,刚柔得中,止布丽明,尚恐意外之变,而可以傲临人乎!”
商人交易必须通过牙行,但牙商坑骗客商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杜骗新书》专列“牙行骗”以警商人,其中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名《狡牙脱纸以女偿》,讲的是福建大安人施守训,带着千馀篓纸,“价值八百馀两,往苏州卖,寓牙人翁滨二店。滨乃宿牙,叠积前客债甚多,见施雏商,将其纸尽还前客,误施坐候半年。家中又发纸五百馀篓到苏州,滨代现卖。付银讫,托言系取旧帐者,复候半年。知受其笼络,施乃怒骂殴之。滨无言可应,当凭乡亲刘光前议,谕滨立过借批银八百两,劝施暂回。次年,复载纸到苏州,滨代现卖。只前帐难还,施又坐待半年。见其女云英有貌,未曾许配,思此银难取,乃浼刘光前为媒,求其女为妾,抵还前帐”。另一则故事名《贫牙脱蜡还旧债》,讲的是四川人张霸,“买蜡百馀担,往福建建宁府丘店发卖。此牙家贫彻骨,外张富态,欠前客货银极多。霸蜡到,即以光棍顶作鬼名来借蜡,约后还银。数日后,霸往街游玩,其蜡遍在诸铺。及问其姓名,皆与帐名不同”。张霸意识到自己的蜡被丘牙抵了前客旧帐,便逼丘牙到官府作证,称各店借客蜡不还银,张霸收回了银子,但从丘牙处买进蜡的各店铺则彻底亏损。在这两则故事后面,张应俞都写有按语,谓:“凡牙侩之弊,客货入店,彼皆作纲抵偿,又多窃取供家,每以后客货盖前客账,此穷牙常态也。”“出外为商,以缥渺之身,涉寡亲之境,全仗经纪以为耳目。若遇经纪公正,则货物有主。一投狡侩,而抑货亏价必矣。”
准确掌握市场信息,根据行情变化及时交易,对商业经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就很容易蒙受损失。《高抬重价反失利》就讲述了一个因不懂得随时变通而导致失利的故事:“于定志,云南西河县人。为人心贪性执,冒昧于利。一日,买栀子往四川处卖,得银八十馀两。复买当归、川芎,往江西樟树卖,每担止着本脚银二两六钱。到时,归、芎虽缺,然比前价稍落些。牙人代发当归,十两一担;川芎六两一担。定志怒责牙人曰:‘前日十二两价,如何减许多?’牙人辩曰:‘若到二三担,则可依前价。今到二十馀担,若从前价,何以服行情?公欲重价,凭公发别店卖之,何必怒焉?’定志与牙角口,旁有一客伙张淳者,劝曰:‘公货获利三倍,当要见机。倘价若落,未免有失渡无船之悔矣。’定志坚执不听。数日后,到有当归三四担,牙人发价十两卖讫。淳又劝之曰:‘此客已卖十两价耳,公何不卖也?’彼亦不听。后又二客人,有十五担到,牙人发价七两,亦卖讫。过数日,又有十馀担来,止卖四两。定志暗悔无及,众客又背地代他扼腕。定志又坐一月馀,价落货贱,与牙人不合,遂转发到福建建宁府,止卖三两七钱一担,比樟树价又减,更废船脚又多。定志自恨命薄,不当赚钱。人谓其非命薄也,乃心高也;非挫时也,乃过贪也。”
晚明交易率用银,准确判断银的成色和真假,是商人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时造假手段繁杂多样,商人们尽管小心谨慎,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这方面吃了大亏。《冒州接着漂白鏪》谈到,福建安海人钱天广,到山东冒州药王会卖布。一棍以漂白鏪银来买布,每五两一锭,内以真银,如假银一般,色同一样。棍将丝银先对。广以铁槌凿打,并无异样。打至十馀锭,通是一色。钱说:“不须再凿槌打。”棍遂以漂白鏪出对,共银六百馀两,内只有细丝银一百馀两,馀者皆假鏪也。银交完讫,布搬去了。广收其银,检束行李,与乡里即雇骡车,直到临清,去买回头货物。取出其银,皆假银也。在这则故事的按语中,张应俞指出,“棍之用假银,此为商者最难提防”,并详细列举出各种成色的真假银的特征,以供商人参考。当时还常有人施展种种伎俩,借兑换之机以假银骗取真银,商人被坑骗者基金。《成锭假银换真银》谈到,泉州商人孙滔,往南京买布,途中陡遇一棍,名汪廷兰,诈称与孙同乡,同船数日,相处甚欢。汪知孙朴实可骗,便假称往芜湖起岸买货,并称“尚未倾银,有银一锭,细丝,十二两重,若有便银,打换为妙”。孙有意要换,“因取出小鏪八九钱重的,只九一二成色”,汪故意重估为九四五成色,与孙对换,并趁孙不注意,用假鏪替出真银,“孙一向到南京,取出前银,乃是锡鏪”。
商人的嗜好,也常会被人利用,成为丧家破财的祸根。《好赌反落人术中》谈到,徐华胜与张鄂均买纸往京卖,同处一店。张曾因赌破家,知徐酷好赌钱,便邀徐以棋小赌。张棋术远胜于徐,但屡次诈输。后徐邀张夜赌东道,张故激其赌银,徐一夜输银数十两。徐华胜是因赌破财,《累算友财倾其家》中的洪起予则是嗜酒败家。洪起予与金从宇皆开有大京铺,各有资本千馀金。金欲谋取洪铺,见其好酒,乃时时饮月福、打平和、邀庆纲,招饮无虚日。洪果中其术,日在醉乡,不事买卖。金铺有弟照管,洪铺无人看守,自然买卖日稀。洪用度渐乏,屡向金借银,积欠日多,金遂力逼还债,洪只得将产业尽数写契抵还,“千馀金家,不两三载,一旦罄空”。倘若商人好色,更是容易破财败家。《奸人婢致盗失银》谈到,宁城商人李英,住在苏州牙店,与邻居婢女调戏成奸,邻居支使婢女盗去银一百馀两。《奸牙人女被脱骗》谈到,商人张鲁买闽笋数十担,在廖三店中发卖,因与廖女偷情,笋价一百馀两皆被勒为财礼银。晚明娼妓业发达,不少商人若把持不住,沉湎酒色,荒废了经商正业。《父寻子而自落嫖》谈到,富人左东溪之子左少山,常带千金财本往南京买卖。既而长住妓院,经年不归。左东溪闻其财本已费过半,乃带三百金货物入京寻子,结果自己也落入妓家圈套,将财本嫖尽。
综上所述,晚明时代,商品经济虽然十分繁荣,但商业组织却很不发达,当时常态的商业经营方式还是个体经营。商人们利用地区性或季节性差价赚取利润,经营项目和贩运地域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当时商业经营的环境也不够完善,商业活动的风险性很高,商人们必须处处小心,时时警惕,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控制,否则很容易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海中翻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一直评价很高,《杜骗新书》提醒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商品经济繁荣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i] 关于此书的早期版本情况,参见牛建强《晚明短篇世情小说集〈杜骗新书〉版本考》,《文献》2000年第3期。

[ii] 足立启二:《明末の流通构造——〈杜骗新书〉の世界——》,《熊本大学文学部论丛(史学编)》第41号,1993年;黄霖:《〈杜骗新书〉与晚明世风》,《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林丽月:《从〈杜骗新书〉看晚明妇女生活的侧面》,《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陈学文:《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台北:洪叶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下篇,第6章。
(资料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中华文史网整理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历史地理》(第十五辑) 下一篇:《历史地理》(第七辑)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舜帝的故事:舜帝遭父母迫害受谁的指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在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中继续推进改革开“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老照片:盛世才统治下新疆的状态陈纳德与妻子陈香梅老照片:生育两个瓜岛之战中的“老鼠特快” 瓜岛上的明朝内阁大臣徐阶简介 扳倒严嵩提拔与韦小宝约会的第一位女子是谁?它的为何说贾琏才是《红楼梦》中最幸福的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着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着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 史家论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简史 古今文献 历史名人 历史考据 治学心语 国外史学 史学评议 观点 学科词条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时序 地域 人物 着作 流派 ?

历史网收录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件、历史朝代顺序表、典故,资料齐全的历史吧,打造历史爱好者的历史之家。|所有文章
Copyright©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730.html

以上是关于商业-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