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一、《良臣》
简2:臣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扈)
原注以为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从“户”声。今按:“瓜”亦声,“瓜”鱼部、见母,“扈”鱼部匣母。
简8—9: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伯、宦仲、虢叔、杜伯,后出邦。
“与”原注没有作解释,大概是读为本字。今按:如果“与”理解为和,则“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伯、宦仲、虢叔、杜伯”就是一个只有主语、没有谓语宾语的句子,这句要说什么不清楚,它与“后出邦”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繫,也不清楚。总之,这样读难以讲通。
“后出邦”,原注解为“其(引按:“其”当指郑桓公)后裔不留在周之朝廷”,这是将“后”理解为郑桓公的后裔。这样理解,有增字作解之嫌。
今按:“与”疑读为“举”,指郑桓公举用史伯、宦仲等人。“后”意为后来,简5有“后”字,也是后来之意。“后出邦”的主语应是郑桓公,“邦”疑当读为“封”,《周礼》:“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郑玄注:“出封,出畿内,封于八州之中。”“后出邦”指郑桓公后来出封郑国。
二、《祝辞》
简1:祝曰:“有上巟=(茫茫),有下坣=(汤汤),司湍滂滂,句兹某也发扬。”
原注认为“有”是语首助词,“上”、“下”则未作解释。原注引《文选·海赋》“茫茫积流”、《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并将“巟=”读为“茫茫”、“坣=”读为“汤汤”,由此看来,是认为“上”、“下”都指水。这样理解似有问题,文献中“上”、“下”一般是指天与地。此处“上”当是指天,“下”也有可能由指地引申来指水。[1]
“句”原注读为“侯”,解为语首助词。今按:这样读似乎不符合楚简的用字习惯,“句”疑读为“后”,[2]此处意同先后之后。兹,此也。“后兹某也”为祝者自称。前文提到了“上”(天)、“下”(水)以及“司湍”之神,[3]所以自称时说“后”以表谦退。
简2:救火,乃左执土以祝曰:“号(皋)![4]旨五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昷冥=(冥冥)兹我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皋”之后的简文,原断读为“诣五夷,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昷冥冥,兹我赢”,解释如下:
诣,至、到。“五夷”疑卽武夷,见九店简、马王堆帛书。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从“绝”字古文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疑卽读爲“绝”,意爲隔断。“昷”爲“盟”字异体,读爲“明”,清华简《繫年》屡见。“绝明冥冥”,指失火黑烟阻遮天光。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与“冥”押耕部韵,疑读爲“赢”,解为胜。
这条简文比较难解,原解释似乎也未尽善。这里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参考,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二字同从“尸”旁,疑当连读,这句简文应断读为:
旨五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明冥冥,兹我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楚简中有一个从“见(视)”从“旨”的字,常用为“视(示)”,如上博一《缁衣》简21“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示)我周行”、《周公之琴舞》简3“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示)告余显德之行”。这个字是双声字,“视”、“旨”均属脂部,声母亦近。根据这个现象,我们认为此处“旨”可读为“视(示)”,“五”则可读为“吾”,“示吾”如上博《缁衣》的“示我”。《逸周书·酆保》:“示吾贞,以移其名。”
“明冥冥”,是指火照亮幽暗之地,明,动词。
兹,连词,则也。[5]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比较难以解释,推测或可读为“逞”。《左传》隐公九年:“(戎师)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逞”为所希望之事能够达成之意。
简3—5:这三只简,每简书写一条祝辞,三条内容类似。这里就几个小问题略陈鄙见。
其一,原释文在“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弓”、“外弓”、“踵弓”下加冒号和引号,将其后的“将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爲死,阳武卽救尚”作为祝辞,但我们怀疑“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弓将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爲死”、“外弓将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爲肉”、“踵弓将射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音”均当读为一句。
其二,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原读爲“注”,解为“属矢于弦”。今按:有几处文句与此字的释读有关,即简3“射戎”、简4“射禽”、简5“射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音”、“射音”,由此看来,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似当读为“诛”,[6]意为诛杀。
其三,“阳武卽救尚”,原读为“扬武卽求当”,并引《吕氏春秋·知度》“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解“当”为射中目标,均可从。不过原注将“求”解为“终也”,似不确。“求”即追求之意,“求当”即力求射中目标。
(编者按:[1]曹方向先生(网名“鱼游春水”)对这两句的理解可从,见简帛网—简帛论坛—简帛研读—“清华简三《祝辞》初读”,2013年1月5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4)。
[2]这是楚简“句”字的常见用法,参看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7—169页。
[3]原注认为司湍当係水神。
[4]此字原作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我们原怀疑此字从口、从“于”,释为“吁”,宋华强老师看过本文初稿后提示,清华简(壹)《金滕》简9“鸮”字写作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
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这样看来,此字释“号”是有根据的,原释可从。谨记于此,作为原释的一个佐证。
[5]参看王政白《古汉语虚词词典》,黄山书社,2002年10月,第625页。
[6]这是楚简中此字的常见用法,参看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第154—155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74.html

以上是关于初读清华简(叁)《良臣》、《祝辞》笔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