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清华三悬想一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复旦大学)
昨天拿到清华简第三册,匆匆翻读了一下,已深感此辑内容极其重要,需要我们长期消化。网上同道对辑中简文释读已多有讨论,我也有一则没什么根据的悬想,姑且写出聊博方家一哂,向诸位网友请教。
在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上,赵平安先生宣读了《京、亭考辨》一文。[1]在此文最后,赵先生论证战国文字“亭”字从“丁”声,率先披露了清华简《芮良夫毖》和《赤鹄之集汤之屋》篇的两个所谓“丁”字的写法,它们分别作如下之形: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其实并非“邋”字。关于古文字中“巤”旁,最近程燕先生在考释《上博九·史蒥问于夫子》的“邋”字已有举证(其中有一些到底是否从“巤”,尚可讨论;此文也举到了《芮良夫毖》的这个所谓“邋”字),大家可以参看、比较。[4]只要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芮良夫毖》这个所谓“邋”字,上部是正、倒两个人形(与“化”字无关),下部实是“鼎”旁的一种省变写法(右下尚有一曲笔稍稍泐损,但仍可辨出)。[5]从字形上说,这个字显然应当释为从“辵”从“傎”声之字;考虑到正、倒两个人形正可会颠倒之义,所以也有可能这个字上部就是“真”的一种繁形,全字似即可逕释为见于上博简《周易》简24、25等所见的从“辵”从“真”声之字。[6]在《芮良夫毖》简文中,此字和上博简《周易》之字一样,当读为“颠”。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字释“丁”,也是有困难的。与《芮良夫毖》、《赤鹄之集汤之屋》抄手相同的《说命》,“丁”字皆写作一般的倒三角形,[7]即此字释“丁”最大之问题。在古文字中,“丁”字也从没有见过这样奇特的写法。赵平安先生释战国文字的“亭”,其实已有“成”等字作为偏旁的“丁”声为证,似乎也并不需要这两个字形来增添说服力。
何况,《赤鹄之集汤之屋》中的这个“丁”,放在简文里也难以说通。该处简文是说:“其一白兔不得,是始爲埤(陴)丁者(诸)屋,以御白兔。”整理者将“埤”读为当女墙讲的“陴”,根据《诗·大雅·云汉》毛传训“丁”为“当”,“意为筑小墙当屋,用以防阻”。[8]且不说对屋筑墙以防御白兔的不合情理,古书中“丁我躬”、“丁时”、“丁辰”乃至“丁凶”、“丁忧”之“丁”后面都逕接所逢遇之事物,跟“丁诸屋”的语例很不一样;按照简文文例,一般情况下应理解成“丁之(“之”当指“陴”)于屋”,[9]这种用法的“丁”字,在古书中怕是找不出来类似例子的。
简文的“埤”,似当是置于屋上起到遮蔽防御作用的一类东西。西周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簋铭文(《集成》4322)所记俘获物中有“裨”,唐兰先生指出:
当指“甲”。《说文》:“萆,雨衣。一曰衰衣。”古代的甲,是用皮革製成鳞甲形的小片连缀起来的(汉代帝王死后穿的玉柙,即所谓金缕玉衣,就模仿武士的甲,所以称柙),与蓑衣之形相近,所以可称裨。[10]
“萆”、“蔽”古通,“萆”、“裨”之有蓑衣、甲衣之义,都是因为可以“蔽”人体于雨、箭矢兵戈的缘故。简文此字跟《说文》训“增”的“埤”无关,当与“萆”、“裨”有密切关係。我怀疑此处就应读为“萆/蔽”,指的是在屋上所加的、用以起抵御白兔作用的甲衣一类东西。
如果不考虑字形,我认为《赤鹄之集汤之屋》的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字似是用作一个有加、盖、被、覆一类意义的动词的。结合前面所说《芮良夫毖》的“其由不颠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句,“颠”“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连用的情况,我很怀疑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字应该读为“覆”。“颠覆”是古书成语,见于《诗经》多篇及《逸周书·芮良夫》(《芮良夫》云:“惟尔小子,饰言事王,寔蕃有徒,王貌受之,终弗获用,面相诬蒙,及尔颠覆。”)。按照蔡伟先生对文义的解释,《芮良夫毖》之句应理解为“譬如重载以行峻险之地,若不加以扶助,怎么会不颠覆呢?”其意乃是要厉王在艰困形势下,尤其要重视万民扶助的重要性。《赤鹄之集汤之屋》的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也读为“覆”,用为覆盖、覆蔽之义。“是始爲埤(萆/蔽),覆者(诸)屋”,意思是,方始做了甲衣之类遮蔽物覆盖在屋上(以抵御白兔)。似乎也可以说通。
关键是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字到底是什么字。这个问题不解决,所说的一切皆是悬想。在此也姑且提出一种供参考的猜测。此字从前似未见,但是跟清华简同一书手所抄的大量“山”字比较可知,它无疑就是将“山”字颠倒过来的写法。[11]《说文》以倒“人”形为“殄”字古文,唐兰先生指出实为“颠”字初文,“真”字上部即从之;[12]把“山”颠倒过来写,是否也许就是“反覆”之“覆”的初文呢?《说文·七上·襾部》“覆,覂也”,“覂,反覆也”,段玉裁《注》:“又部‘反’下曰:‘覆也。’反覆者,倒易其上下。”《艺文类聚》卷三、《太平御览》卷二十七、七十二等引《太公金匮》有这样的话:
期年,芩山一旦崩为大泽,水深九尺,山覆于谷,上反居下……[13]
似正可作为此字的绝好写照。
《芮良夫毖》篇的整理说明指出“全篇多用韵,基本上都是句尾韵”,该篇自“尚恆恆敬哉”以下至“其由不颠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诸句,当以“复、咎(从宀)、导、读清华三悬想一则
读清华三悬想一则”为韵(幽、觉合韵;前面几句的“猷、繇、咎(从言)、告”,也是幽、觉合韵),这似乎对释读为“覆”的考虑也是一个读音上的积极材料。可惜,我们暂时还找不出释此字为“覆”坚强的文字学根据,希望将来有更多材料来把这个疑难问题彻底解决。
2013年1月12日
追记:《古玺彙编》3850燕玺所谓“公孙丁”之“丁”,写法似与简文所谓“丁”相近(比简文之字少了一横),但此字实当释“山”(同书3849号有“公孙山”玺,可能是同人之玺,知为“山”字倒置)。施谢捷先生《古玺彙考》(安徽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40页)着录的“西宫山”玺即释燕玺这种写法之字为“山”,甚确。所以燕玺此字并非释简文之字为“丁”的证据。
(编者按:[1]会议散发论文,2012年10月23~25日,上海复旦大学。
[2]释文已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12月,下册第145页。“卑”字括读为“譬”;读为“崝”之字原从“阜”从“青”;读为“扶”之字原从“夫”从“攴”,“其”原作“亓”。
[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下册第150页。
[4]程燕《读<上博九>劄记》,武汉大学简帛网,2013年1月7日。
[5]请参看楚简的“员”字等所从“鼎”旁的写法(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597页倒数5列、第598页第1、2列)。
[6]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图版第36、37页,释文注释第169~170页。
[7]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下册第229页。
[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下册第170页。
[9]“诸”在古书中偶尔也有类似介词“于”的用法(参看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11月,第203页),不但很罕见,而且也不适合与“丁”连用,因为古书里训“当”的“丁”后要么没有宾语,要么是直接宾语的,所以“诸”字无法接在“丁”之后。
[10]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410页。
[1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下册第241页。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西书局,2011年12月,下册第249页。“山”字类似写法,过去也已见到不少,看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第817~818页。
[12]唐兰:《释真》,《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31~33页。
[1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91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557.html

以上是关于读清华三悬想一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