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说《用曰》中的“流”字


(淮南师範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中《用曰》篇16号简有一“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以下用△代替)字,简文如下:
鳏之身,△吝(文)惠武,恭弔(淑)以成。茅(务)之以元色,柬其又(有)亘(恒)井(形),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其又(有)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威)颂(容),而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其又(有)宁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1]
简文中的△字,先前有学者释读如下:
整理者张光裕先生释为“沁”。[2]
凡国栋先生认为,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整理者隶定作“沁”。恐不确。字意当与“惠”相关联,待考。[3]
苏建洲先生认为此字可能是“流”字的讹体。《汗简》引华岳碑“流”作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这大概是一种讹变的写法,中间部分似从“言”,如《汗简》的“言”作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三体石经》“许”作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皆是明证。此字可能是继承了这样的讹误写法,加上古文字“心”、“言”二旁是可以义近通用的,遂成了此字的字形。简文可以读作“流文惠武”,……简文意思大约是说:“使礼文普遍流行,对武力战争要存仁惠之心(即要减少战争之意,某种程度上,与“流”的意思是相反的。)”[4]
刘云先生认为,从表面上看,整理者和凡国栋先生此字的隶定,应该说都没有错误,只不过一个是宽式,一个是严式而已。但实际上这两种隶定都是有问题的。此字和甲骨文中的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是同一个字,都是“濿”字。[5]
我们认为苏建洲先生对△字的释读可从。但是我们认为△字应径释“流”字,从“沝”,“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声,“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下部与“沝”笔划共用,其形体已发生讹变。
古文字中的“流”字形体如下: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古文字谱系疏证》)[6]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7]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8]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9]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10]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汉语大字典》)[11]
黄德宽先生对古文字中的“流”字进行了深入分析: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毓之省化字(见毓字),从倒子下别加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形表意。《说文》“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不顺忽出也。从倒子。《易》曰,突如其来如。不孝子突出,即《易》突字。”(十四下十三)表产子意之毓、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古本一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音突乃音变所致,许说未妥。流,从水,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声。《说文》“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水行也。从沝、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突忽也。(力求切)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篆文从水。”(十一下一)籀文、篆文流分别与秦文字、六国文字相对应。中山王壶流所从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略有讹变。楚简讹作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或以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为虫省。[12]
由以上古文字形体可以发现,“流”字在战国时期有多种异体,目前所见主要有: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其中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所从“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都已发生讹变。
在秦汉简牍帛书中从“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的“疏”字作: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13]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14]关于秦汉简牍帛书中“疏”字形体,裘锡圭先生曾有论述。[15]
从字形看,△字所从“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与“沝”笔划共用作“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形,“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的写法已有讹变,与“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字所从形体相近。这种形体在后来的书写中仍可发现蹤迹,如“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等。
以上对《上博(六)·用曰》中的△字的字形做了一些分析,我们认为△字从沝,“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声,其声符“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
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的形体有所讹变。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编者按:[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302-3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2]同1。
[3]凡国栋:《上博六〈用曰〉篇初读》,简帛网2007年7月10日。
[4]苏建洲:《读〈上博(六)·用曰〉笔记五则》,简帛网2007年7月20日。
[5]刘云:《释《用曰》中的“濿”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7月1日。
[6]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628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
[7]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514页,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8]同注1,54页、108页。
[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75-1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10]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460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11]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1631页,四川辞书、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0月。
[12]同注6。
[13]同注10,596页。
[14]骈宇骞:《银雀山汉简文字编》466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
[15]裘锡圭:《古文字论集》507页,中华书局,1992年8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21.html

以上是关于博物-说《用曰》中的“流”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