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首发)
《上博五·弟子問》第1、2號簡記有一個人“延陵季子”[1],“延”字原作: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原考釋把此字釋為“前”:
“前(延)陵季子”,“前”、“延”同音通假。延陵季子,即季札,春秋末期吳國公子,受封於延陵(今江蘇武進),故名。《禮記·檀弓下》:“延陵季子適齊……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延陵季子亦嘗被稱頌為古之賢人(見《穀梁傳·襄公二十九年》)。
按考釋說這個人就是延陵季子季札,是非常正確的。但是釋此字為“前”卻是不對的,“前”字從“舟”從“止”,這個字卻從“月”,上面的部分也不是“止”。宋華強先生最近寫的一篇文章,對古文字中的延字作了很好的梳理[2],我受到他的啓發,認爲這個字上面的部分也是“延”。這裡轉引幾個相關字形,例子都出在新蔡楚簡:
(1)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200
(2)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209
(3)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261
(4)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145
(5)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212、199-3
(6)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201
(7)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甲三:136
(1)——(4)是“延”字,(5)——(6)是“脠”(從月)字,和我們討論的這個字是同一個字,(7)從“辵”從“脠”(從月),可能是“延”的繁體。同上揭“延”字比較,不同的是,(1)——(4)是“延”字右上的一筆是一撇,而《弟子問》“延”旁的相同部位是一橫,位置也靠上,《弟子問》的“延”之所以這樣用筆,我想可能是撇筆寫起來費力,寫成橫劃是爲了省力;還有一點不同,就是《弟子問》的“延”旁少最下面的一筆,但是(5)——(7)的“延”旁也是這樣寫的,這當是獨立成字和用作偏旁寫法的不同,不足爲奇。所以《弟子問》的這個字應該釋作“脠”(從月)。“脠”從“延”得聲,當然可假借為“延”。
附帶說一下楚王酓脠鼎(《集成》4.2479)楚王的名字,该字作: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集成》4.2479
我們認爲也是“脠”字。它是在《弟子問》“脠”字的基礎上把最下一劃左邊的下垂筆也給省了,情形與上揭(7)相同,下面作包圍狀也可與西周早期金文麥方鼎的“延”比較: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
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集成》5.2706
酓脠就是楚考烈王熊元,公元前262——238年在位,屬戰國晚期。二字都是元部字,延屬喻紐,元屬疑紐,喻紐和疑紐有通用的例子,如同從頃得聲,穎潁屬喻紐,頃傾屬溪紐(疑紐同類),又如同從熒的初文得聲,营蓥茔等属喻纽,而茕属群纽(疑紐同類),所以二字可以通假。過去一般都把此字釋爲前,再讀爲元,雖然把字釋錯了,但是認爲是熊元還是不錯的。

2006年5月20日
(编者按:[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第99—10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2]宋華強:《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6年5月3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983.html

以上是关于说《上博五·弟子问》“延陵季子”的“延”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